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热点 > 正文

武汉感染新冠的82岁医生出诊了:总是把听诊器捂热,再放病人身上

2020-07-03 13:07:25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新冠肺炎在武汉流行的初期,作为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专家的张和武接到了一份外院的会诊通知,会诊的对象是2名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被感染的。”武汉市肺科医院返聘主任医师张和武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健康时报记者 张赫 王艾冰)新冠肺炎在武汉流行的初期,作为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专家的张和武接到了一份外院的会诊通知,会诊的对象是2名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被感染的。”武汉市肺科医院返聘主任医师张和武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我老了,不用呼吸机,也不要进危重症病房,把它留给更需要的年轻人。”此次武汉感染新冠肺炎最年长的一位医生,82岁高龄的张和武,说完这些,他还写下遗言,全是关于医院未来的发展。幸运的是,经历了长达2个多月的救治,张和武最终挺了过来,并于7月2日恢复了门诊。

\
复工第一天,张和武和年轻医生一起讨论病情

“对于死亡,我看的很淡。”

作为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同辈,医院的领导也一直对张和武感染新冠肺炎很心疼。张和武说,“身为一个呼吸科的医生,我一直严格的佩戴口罩,我负责的患者也都会佩戴口罩,会诊回来后,我就感觉到了一些症状,但是因为还有工作,症状也并严重,就一直坚持上班。”

\
7月2号,82岁的张和武在年轻患者查房

1月25日,在张和武出现症状的5天后,医院的领导和同事劝他做一个检查,1月26日,诊断结果出来,张和武从一位医生转变成了一个患者。“确诊之后的第二天,我的病情忽然间就严重了,并且伴有呼吸衰竭。”张和武告诉记者,“那种感觉真的非常痛苦,不能说话,喘的也非常厉害,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

“对于死亡我其实看得很淡,人总是要离开,我的愿望就是能在工作岗位上离开。”张和武说道,最痛苦的时候,也想到过离开,所以我就告诉领导,如果真的发生意外,不用抢救我。“因为不能辜负医院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我真就坚持下来了”经历了长达2个多月的救治,4月29日,张和武核酸结果转阴。

尽管核酸检测结果转阴,但是82岁高龄的张和武呼吸系统受到了很大的损伤,6月,刚刚脱离氧气机的张和武就迫不及待的向院领导申请复工。他告诉记者,“康复后,想的最多的还是要怎么回报医院,因为在我住院的时候,医院的领导以及同事对我真的非常照顾。”

7月1日,还没有正式出院的张和武正式复工,“这次感染新冠病毒住院,是我工作以来‘请假’时间最长的一次。”张和武说道。

“我的志向是做武汉最高龄的临床医生”

1958年到武汉市肺科医院工作,2003年正式退休,随即被医院返聘回来。一行字就能描述张和武的一生,但却没办法把故事讲完。

张和武告诉记者,从2003年返聘到现在,退休后的张和武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工作了17年,加上之前,张和武在武肺科医院整整工作了62年。

“其实很多年来,我的生活一直像一个学生一样。”张和武说,“我每天6点起床,下楼运动到7点,7点半吃完早点,8点会准时赶到单位,中午休息1个小时后继续上班,晚上5点再去运动一个小时,下班回家吃完饭就看书睡觉。”

\
张和武一直爱运动,每天保持运动和读书是几十年不变的习惯。

“我的志向是做武汉最高龄的临床医生。”张和武告诉记者,“我根本不想退休,我觉得退休之后才会老的快,即使之后身体不允许每天查房,也希望自己能够在门诊工作。”

谈及张和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主委李亮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一生兢兢业业。” 2017年,张和武获“结核病防治终身成就奖”,那时他是湖北省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专家。当时就知道,老先生虽然已经79岁了,但退休后就被返聘,至今战斗在一线,每周坐专家门诊,每天坚持到病房上班。

\
住院期间的张和武一直在学习,研究最新的新冠肺炎患者病历。

作为张和武的学生、如今武汉市肺科医院结核一病区主任的朱琦告诉记者,“病情好转后,老师抓住一切能利用的时间,读书学习,研究病毒。不擅长使用网络,他叮嘱儿孙帮他每天把关于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整理好,微信发给他。他一一记录,认真学习。”

朱琦回忆,住院期间,老师还与他们一起讨论救治方案,对合理有效使用激素的把握,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治疗方案、方法,他愿意在自己身上尝试。

“是总把听诊器先捂热,再放在病人身上的老人”

“我病重的日子,我对医生的这一工作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患者的角度看待医护,觉得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张和武告诉记者,“我也暗下决心,回到医生岗位,会更加体谅我的患者,对他们更好。”

由于张和武的老伴患有心脏病,在早些年便离开了,儿子是大学教授,平时自己的工作也非常忙,所以张和武多年来一直一个人在距离医院仅仅100多米的地方居住。张和武从小时候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看到一些名人的经历和名言,我都会记录下来,我觉得我的人生就是靠着优秀的人支撑下来的。

“50岁的我,和如今80岁的我,工作的内容和强度基本上是一样的。”张和武告诉记者“我现在主要负责医院两个病区疑难病例的查房工作,除此之外每周还需要2次门诊,另外还有一些外院的会诊工作。”

\
住院期间,彭鹏多次带着同事去看望张和武

“张老师少年时,他一边在布店打工一边学习。年轻的时候被推举参加举重,获省冠军、全国第六名。”朱琦说,后来他成为中国防痨界的知名专家,获中国医师奖,桃李遍天下;一边他自己省吃俭用,锻炼穿的白背心不烂就不换,却总给给困难患者塞红包、给学生买医书,他一直说最大的愿望和幸福就是想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朱琦心里,他是一个自己虽然都82岁了,但听诊器总是先捂热,再放在病人身上的老人。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