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热点 > 正文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迎新机 创新药物助力“达标”

2020-06-30 17:55:51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不仅会出现关节问题,还面临肺和心血管系统等全身脏器损伤的可能性,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是死亡。

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不仅会出现关节问题,还面临肺和心血管系统等全身脏器损伤的可能性,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是死亡。

对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张志毅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直到今天类风湿关节炎仍然不能完全地根治,但随着新型JAK抑制剂等创新药物的出现,可以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过规范治疗“达标”,从而使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病因不明,女性患者占多数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0.28%,总患病人群约 500 万,男女患病比率约为 1:4。

“在患者人群中,类风湿关节炎女性患者偏多,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并没有完全清楚,主要病因受先天遗传因素以及外界因素,如精神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 张志毅教授指出,我们国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地区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寒冷和潮湿环境会诱发和加重类风湿关节炎。

早诊早治以避免致残

和绝大多数慢性疾病一样,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也强调早诊早治。一旦延误了早期诊断或未及时获得规范化治疗,此后就容易导致最后关节残疾的情况出现,届时再用药物介入也无法彻底改善预后。

张志毅教授提示,患者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的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比如出现手,足小关节的肿胀,尤其是早上起来出现关节僵硬,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好转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到风湿免疫科去就诊。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等创新疗法的出现,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借此东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式也迎来了更为规范化的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最新版《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中首次提出了“达标治疗”这一理念。

“达标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策略上很大的进步。”张教授解释道,达标治疗就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定义患者症状的轻重,由此判断是否达到完全缓解或者低疾病活动度。

“以往的治疗相对盲目,患者说自己不疼不肿了,就认为是缓解了。实际上,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并没有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综合去判断,这是目前治疗非常重要的理念。”张教授指出,达标治疗也有赖于JAK类靶向药物的出现,此前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没有完全清楚,也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措施,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JAK抑制剂助力达标治疗

随着JAK类靶向合成小分子药物的先后上市,结合目前临床上正在使用的传统合成DMARDs,可供患者接受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越来越多。其中,以巴瑞替尼片为代表的JAK1/2抑制剂临床表现尤为突出。

“现在患者的选择更多了,JAK1/2这些创新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预后”,张志毅教授指出。据悉,DMARDs包括多种结构不同、作用各异的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和激素不同,DMARDs药物能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发挥抗炎及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作用,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病情、慢性病程及预后。可以说,NSAIDs和激素主要“治标”,而DMARDs则是“治本”。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现实中,很多患者在辗转就医后,仍然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创新的DAMRDs药物,从而直接影响了疾病病情的控制。究其原因,张教授认为,病人对类风湿关节炎认识较少,同时专业风湿免疫医生的缺乏以及创新药的可及性较差共同造成了这一局面。

“以药物可及性为例,虽然这些JAK抑制剂药物对于患者有效,但是患者因为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没有能力随心所欲去使用,因此,也有患者又要用不上的情况。”张志毅教授建议,希望未来这些药物能够尽快进入医保目录,让广大患者能够负担得起,获得更好地治疗。

(运营:郑新颖)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