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2018年,我国发布的《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仅高血压就近3亿左右,糖尿病近2亿。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胃炎等慢病的管理已经成了医生、患者、患者家属的头等大事。
“慢病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慢病高危人群人尽量不发展到慢病、慢病患者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让慢病患者减轻负担,拥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脏内科主任医师刘春萍教授在医联开设的“心联新”医生访谈节目中说,互联网医疗非常有必要,它是对临床医疗非常好的一个补充。
北京安贞医院急救医学科主治医师甄雷(左一)在对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贺晓楠(左二)、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脏内科主任医师刘春萍(右二)、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邱士超(右一)做访谈。
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依然有很多问题
在医生们看来,慢病患者自我管理突出有两大问题,一是出院后不会自我管理,二是患者依从性差。
“有些慢病患者出院后,病情出现了变化,他们可能并不知道怎么调整用药;也不知道病情的波动到程度什么时候需要到医院;可能是严重问题他以为是小问题,就自己扛着;也可能一有小波动就赶紧到医院挂号看门诊,费时费力……”刘春萍主任说,因此,如果患者能及时和医生沟通,让医生给他判断一下,对患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还有些慢病患者出院时,医生已经嘱咐他们怎么进行复查、生活方式的注意事项。但是,很多病人回家根本就不看,依从性很差。”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贺晓楠谈到,所以,就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平台帮助医生真正地跟病人、病人的家属进行及时沟通,真正的理解疾病的重要性以及严重性,而不只是局限在医院这个环节,这样对病人的管理有更重要的意义。
医生最喜欢这样的互联网医疗辅助慢病管理
北京安贞医院急救医学科主治医师甄雷介绍,互联网医疗平台,如医联可以帮助医生为患者提供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但是,那么多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哪种才是医生喜欢的呢?
1、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有的互联网医疗程序比较简单,有的程序复杂,这对于患者接受程度来说,差别很大。如果用起来都很好用、简单、方便、实用,那么,既能解决患者很大的问题,也减少了患者多跑一趟医院,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很喜欢。”刘春萍主任说,慢病中有很多都是老年人,但一些老年人并不会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所以,一个用起来不复杂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对于老年人来说不复杂易操作就像医联对于老年人来说操作就很简便。
2、可以先帮医生筛选病例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患者在互联网平台问诊,由于我平时工作挺忙的,可能到了晚上或者第二天才有时间回复他,他就表现得很生气;还有的患者没有提供详细的病情情况,很模糊的介绍就很难让医生下诊断,所以,在互联网医疗平台非常需要一个团队。”刘春萍介绍,这个团队除了医生之外,还有医生助理、健康管理师。线上的会联系患者,把患者的资料收集好了再传递给医生发送到医生诊室当中;如果医生没有看见这个问题,他会及时提醒我,甚至打电话来告诉我说有一个患者很着急,他有什么什么问题,这样就简便了和患者的沟通,也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健康管理师则会定期告诉患者生活、饮食的注意事项,也能帮医生更好地管理患者。
3、能和患者及时沟通
“在血管外科门诊中,有很多肾静脉血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他们都需要长期管理。在慢病管理的同时,和患者及时进行心理沟通、疏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心理疏导可以缓解病患和家属在面对疾病时产生的压力;也可以协助病患和家属提升其社会心理功能,解决人际冲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邱士超说,互联网医疗的突出时效性及时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疏解患者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