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医院 > 正文

口腔医生不治牙,却能“让你变得漂漂亮亮”

2020-11-12 21:06:57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说起口腔科医生,很多人以为就是看牙的,其实并不尽然。”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治医师巩玺是北京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创伤方向博士,这个专业的主要治疗对象是创伤造成面貌受损的患者。让病人重获正常容貌,回归生活,一直是他们的目标。

巩玺注意到,恢复病人的容貌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心创伤更需要关注,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

“一定让你变回漂漂亮亮的脸”

诊室里,巩玺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为一名面部凹陷的少女做检查。少女今年高一,因面部外伤后凹陷遭到同学的嘲讽,备受煎熬。

“评估后进行手术,面部凹陷可以改善很多,你要有信心。”检查结束,巩玺鼓励女孩,为她预约下一次检查,并把她送出诊室。

2014年,一个十岁的女孩到医院求诊。她的颅内肿瘤向颅外生长,已经严重影响面部,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面容,甚至不敢见人。巩玺作为管床医生,像大姐姐一样,和她谈天说地,并且安慰鼓励她。“我一定会让你变回原来漂漂亮亮的脸,你要相信医生,相信我们。”巩玺向女孩承诺,她坚定的眼神也让女孩燃起了希望。

建立信任后,建立信任后,口腔颌面外科和神经外科的专家对女孩的肿瘤进行切除,继而对肿瘤以及肿瘤切除导致的畸形进行矫正,女孩的脸变得几乎与常人无异。女孩出院时将自己折了很久的一瓶纸星星送给巩玺,上面每颗星星都写着对巩玺的祝福,一张小纸条上还写着住址和家庭电话,希望巩玺能有时间去找她玩。

“这瓶星星我一直放在办公桌上,看到它,就能想到那个坚强的小姑娘。”巩玺说。

\

“医之于无事之前”

“我认为,医生要做的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而是主动将掌握的知识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更多的人,对他们产生益处。”日常工作中,巩玺时常会和患者科普口腔健康知识,并解答他们的疑问。同时,她会抽时间上网浏览关于颌面外科的问题,并与患者进行讨论。“了解患者普遍存在的疑问,在治疗中才能更好的和他们交流。”

工作之余,巩玺发现,很多患者对口腔医学和颌面外科很多问题都有疑问和误解,2018年,巩玺开始把关于口腔及颌面外科学的知识整理成文章及视频发在网上,做科普的同时为网友解答疑。她在知乎上的阅读量累计超百万:“我发现很多病人对口腔医学都存在疑问和误解。今年9月份,我将病人提出的上百个问题总结归纳,整理出一份‘正颌手术术前须知’,并录制成视频发在知乎。两三天,视频的播放量就突破40万。”

“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巩玺希望通过科普,让网友了解颌面外科的知识;帮助患者打消对疾病的恐惧,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疾病。“医生的愿望其实很朴实:希望有一天能够没有病人,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

\

“双医家庭的对话大多是学术讨论”

巩玺和爱人都是口腔科医生,两人组成的“双医家庭”有着独特的苦与乐。工作日,夫妻两人各自会面对很多病人,从早忙到晚,几乎微信都无暇发上一条。“医生的工作时间是跟着病人走的,很少能够准时上下班。”巩玺说,每天晚上回到家,两人常常精疲力尽,有时甚至懒得说话,只想安静地躺一躺。普通夫妻的日常休闲,在“双医家庭”几乎无法实现,“已经记得不清有多久没有去逛街了”。

“医生的时间和精力,绝大部分都给了病人,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巩玺的爱人苏家增主攻口腔癌,需要24小时待命,一旦病人情况出现反复,随时要去医院。只要是有病人住院,或者需要手术,苏家增就会守在医院。医生的责任心让巩玺和苏家增自动将病人放在了首位,一家人也因此几乎没有出去旅游的机会。

在巩玺看来,双医家庭之间的互相理解,更像是战友之间的肝胆相照。“两个人都知道对方在忙什么,也知道是为什么忙,就不会有抱怨”。巩玺说,每当两个人都休息在家时,总是不由自主地聊起来接触到的病人和病情。“双医家庭的对话大多是学术讨论,而且往往是一场深层次的研讨。”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