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医院 > 正文

北京多社区医院基本没儿科 医生缺经验不自信

2015-07-28 09:42:22来源:北京晨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社区医院的环境一点也不比大医院差,反而要比大医院更整洁。但是在社区医院,总是会看到“医生等病人”的场面。

院长观点

硬件不是问题 就是缺人

管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张明宝在交谈中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该中心下辖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管庄10万多常住居民,社区医生和大医院医生最大的不同,就是还要经常走家串户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现在的诊疗环境绝对不比大医院差。但是,张明宝也坦承,社区医院的病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而且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

医疗设备

而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关键问题,张明宝认为,就是缺人。比如患者提出的科室不全问题,“我认为没有社区医院不能设置的科室,增加的经费也有,就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医疗

张明宝说,现在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人才存在“断档”,按照规定,2010年以后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招收的本科及以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都要到认可的市级全科医学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上岗。“这一过程就是8年。”而现在北京整体大环境是机构都比较缺人,相比大医院,社区医生待遇较低,平均年收入才六七万。水平较高的医生更不愿意到社区医院里来。

患者少 医生临床经验少

而对于患者认为社区医院医生缺乏自信,张明宝并不认同。“不能说缺乏自信,就是因为病患少,医生临床经验少,不经常做就不敢做。”像王晓霞就诊时,儿科医生陈埃清建议她“不放心就去大医院”,张明宝反而认为这就是一个成熟医生的表现,“即使在三甲医院也没有哪个医生敢打保票对患者说‘没事儿’,毕竟病情会不断发展,更何况患者是一个新生儿。”

张明宝说,陈埃清有着二三十年的儿科临床经验,“现在其他的社区医院基本都没有儿科,他就是我们医院的一宝。”

要说急诊服务,管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08年开业到2013年底,一直是24小时接诊,据统计,一个月最多只接了7例病患,而每天医院需要8个人值班。因此去年起医院就取消了夜间急诊。“即使有夜间急诊,病人来社区医院也只能做简单的处理,最终还是要上大医院。急诊上大医院对病人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张明宝坚持社区医院应该有自己的定位:社区医院的功能一个是基本医疗,一个是公共卫生服务。比如,管庄地区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正在积极推进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签约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开展健康教育和分类服务,包括健康技能指导、转诊及预约服务;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邀请专家进社区医院坐诊,近一段时间来,擅长治疗各种肝病的地坛医院中医专家王宪波每周三都会到中心坐诊,受到了辖区居民的好评;医院的中医科也正在装修,届时将开展针灸、拔罐等十余种适宜技术,满足辖区居民的就诊需求。

(运营:吴笑吟)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