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学术 > 正文

程功团队在《细胞》发文揭示蚊媒病毒快速传播的原因

2022-07-03 19:59:26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6月30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A volatile from the skin microbiota of flavivirus-infected hosts promotes mosquito attractivene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皮肤微生物来调节宿主气味、阻断蚊媒病毒在自然界中快速传播的新方法。

6月30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A volatile from the skin microbiota of flavivirus-infected hosts promotes mosquito attractivene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皮肤微生物来调节宿主气味、阻断蚊媒病毒在自然界中快速传播的新方法。

\

蚊媒病毒在宿主与蚊虫之间传播循环。在病毒传播循环中,蚊虫需要寻找、定位并叮咬感染的人或动物,取食带有病毒的血液。随后,蚊虫才能具备携带并快速传播病毒的能力。如果蚊虫叮咬非感染者,则不会有效获取病毒感染,病毒的传播循环则被中断。

此项研究发现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感染的小鼠明显更加吸引埃及伊蚊及白纹伊蚊。通过对病毒感染小鼠的体温、二氧化碳释放及挥发性气味进行分析,发现宿主气味的改变是导致感染宿主吸引蚊虫的决定性因素。登革热患者的气味对埃及伊蚊表现出更强的吸引力,增加人体苯乙酮含量可显著吸引蚊虫。说明登革热患者由于释放苯乙酮改变自身气味,提高了对蚊虫的吸引力和蚊虫叮咬,加速病毒传播。

研究发现,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感染可通过抑制宿主皮肤中RELM-alpha/RETN的表达,使得原本被抑制的皮肤芽孢杆菌过量增殖,导致感染宿主的苯乙酮释放量升高。研究证实,向登革病毒及寨卡病毒感染小鼠体内饲喂一种维生素A衍生物异维甲酸,可有效恢复感染小鼠皮肤中RELM-alpha的表达,进而抑制感染宿主释放苯乙酮。因此,感染宿主口服异维甲酸,可阻断病毒的传播循环。

据此,研究团队提出一种防治蚊媒病毒传染病的新策略:在登革热及寨卡热等蚊媒病毒传染病流行的疫区,可对感染者广泛补充维生素A或相关药物,重塑感染者皮肤微生物挥发的气味,大幅降低蚊媒病毒传播循环效率,防止病毒传播。基于以上发现,可对特定感染人群补充维生素A或相关药物,避免蚊媒病毒传染病的大规模传播流行。

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医学院张虹、朱毅斌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运营:孙欢)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