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学术 > 正文

守护人民群众“救命钱”,首部《医保基金监管蓝皮书》发布

2021-12-25 18:41:00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2021年12月23日,《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医保基金监管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发展报告(2021)》。作为中国首部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方面的专题报告,蓝皮书指出,我国已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个人守信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医保基金监管新格局。

2021年12月23日,《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医保基金监管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发展报告(2021)》。作为中国首部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方面的专题报告,蓝皮书指出,我国已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个人守信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医保基金监管新格局。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保命钱”,国家领导人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勿使医保成为新的“唐僧肉”。要加强监管,从严查处各种骗取医保基金行为,拿出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全面查处医保基金监管漏洞。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医保研究院副院长应亚珍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蓝皮书的发布能够引起社会对医保基金安全问题的广泛重视,帮助社会各界客观、全面认识医保基金监管工作,营造维护基金安全共识,促进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并及时推介医保基金监管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

据悉,该书总结提炼了我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创新成果。书中指出,我国医保基金监管工作面临三个问题亟待解决。分别是基金监管的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存在短板,“互联网+”医药监管存在盲区,基金监管数据共享和交换仍存在障碍。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建成互联网医院100余家;截至2021年3月,有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了预约诊疗制度,提供线上服务,全国建成互联网医院已经超过1100家,而未建立互联网医院但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更多。“互联网+医药服务”的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诊疗项目等具体政策尚不明晰,因而存在的法律漏洞和风险都较大。如“互联网+医疗服务”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份认证、提供服务机构的资质和医疗服务范围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审查。对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就医者的信息数据安全及用户隐私保护等也提出更高要求,医保部门实施对“互联网+医药服务”使用医保基金的监管面临更大的挑战。

医保基金监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目前从示范地区实际运行效果看,智能监控系统反欺诈成效明显,高科技在医保基金监管中发挥了震慑作用。

同时针对当前发现难、认定难和根治难等问题,蓝皮书提出四点建议,首先要建立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动态智能监控体系。在现有医保结算数据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大数据维度,拓展应用诚信画像、人脸识别、行为轨迹、区块链进销存、“互联网+”医疗服务等新领域数据,采用知识图谱、聚类分析、无监督机器学习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不同主体、不同场景的反欺诈大数据动态智能监控体系。其次建立健全骗保案件合议制度、同行审评制度和法制审核制度以及建立基于信用管理的监管长效机制,最终针对医保经办机构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潜在风险,以问题为导向,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建立健全医保经办风险防控机制。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