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王振雅)“三期临床结果显示,CSCO AI 这个中国人工智能系统与中国肿瘤指南符合率高达95.8%”。9月28日,在第24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人工智能与个案管理专场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发布消息。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现场发言
中国人工智能:中国方案解决中国临床痛点
来自安徽、北京、湖南、浙江等全国各地的各级医院分享了CSCO AI(CSCO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这一年的肿瘤临床应用情况。CSCO大会共同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认为,它实现了指南的智能化、云端化、个体化,规范化。人工智能逐渐成为肿瘤临床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工智能是医生的好助手。我们发现,虽然国外的人工智能系统与国外指南符合率高达80%,但并不适用我国的临床肿瘤治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介绍,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使用我们自己的指南、与国人数据。
2018年,以中国肿瘤治疗指南为依据的中国版肿瘤医生——CSCO AI应运而生。3年来,由江泽飞教授与海心智惠联合研发的CSCO AI经过数万例病例训练,数十次的迭代更新,并参考药品研发,进行了临床研究,就可行性、准确性、一致性进行专业验证。
“超95%的符合率数据说明我们做的人工智能系统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江泽飞教授介绍,这是由于CSCO AI不仅实现了将纸质版指南升级为智能导航。同时,中国指南的基层药物的信息、医保付费情况都录入系统,这样出来的肿瘤治疗方案更符合中国患者实际。
临床治疗效益对比:AI抹平地区治疗差异
CSCO AI从2019年初上线至今,它已经在全国21个省、近150家医院开展临床使用。这其中就包括许多基层医院、县域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张苏展教授认为,我国肿瘤生存率的提升依赖于肿瘤治疗的规范化,在基层恶性肿瘤专科分科目前还未完全实现,基层医生往往需要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张苏展认为,人工智能来协助基层医生作出决定,作出判断,作出规范的肿瘤诊治。
“它不需要医生手工输入,只需拍照,就可以将患者信息上传。”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人民医院刘梦友医生介绍了县域医院使用CSCO AI的情况。刘梦友介绍,在临床中,CSCO AI 5秒就能出具治疗方案,甚至更快。
“通过CSCO AI的治疗,我们基层能够留住更多肿瘤病人。”在云南大理,根据当地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全州有三、四百人患乳腺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医师刘洪介绍,使用CSCO AI后,该院乳腺癌手术增长90%,2021年更是首次突破120台。我让更多患者可以在家门口治疗。
湖南省怀化市肿瘤医院的侗族医生银珍介绍,截至2021年9月22日,我们一共有69份人工智能诊疗方案报告,这让我们这样的基层医院摆脱了疑难病例只能送往上级医院的无奈。
(责编: 实习编辑:刘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