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学术 > 正文

《2020年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权威发布与解读》发布

2020-12-28 18:40:49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检查和诊断(2020年)》提出“症状”量化概念,罗列了5种临床使用的干眼问卷量表的使用方法、诊断界限及适用范围,同时将量化指标:“中国干眼问卷量表≥7分或OSDI≥13分”加入到诊断标准中。

“历经20年,干眼诊疗飞快发展的同时,临床尚存在对干眼的认识不足,操作不规范等问题。《2020年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权威发布与解读》,较2013版、亚洲版及国际版更贴近我国实际,同时兼顾国际干眼的前沿发展,更加便于临床医生的使用以及研究方向的提炼。”2020年12月25~27日,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亚洲干眼学会主席刘祖国教授在第六届全国干眼学术会议上表示。

\

干眼定义与分类—— 精准“定义”,精细“分类”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较此前各版更加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强调“多因素”及“慢性”的干眼疾病特点,便于临床医生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对疾病转归有正确的预期认识;

提出“眼表微环境失衡”概念,整体化理解干眼发病过程;

明确炎症及神经异常在干眼发病中的重要意义;

补充除眼部不适外,视功能障碍也可能是干眼的表现之一。

此外,为提高分类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新版共识更新了3类分类标准。

泪液成分和功能异常分类:根据泪液成份分类,精准的补充泪液成分,修复泪液稳态,其中将蒸发过强型改为脂质异常型,从泪膜成分进行定位;

病因危险因素分类:增加病因危险因素分类方法,利于临床主要病因的确定,为治疗提供方向;

干眼严重程度分类:严重程度分类更加贴近临床,通过代表性检查的眼部体征可直接进行分类,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

干眼检查与诊断—— 量化“症状”,合理“分型”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检查和诊断(2020年)》提出“症状”量化概念,罗列了5种临床使用的干眼问卷量表的使用方法、诊断界限及适用范围,同时将量化指标:“中国干眼问卷量表≥7分或OSDI≥13分”加入到诊断标准中。

检查方法中,泪膜破裂时间及泪膜形态改变仍是干眼检查的核心指标,二者共同反映泪膜的稳定性。非侵入式泪河高度检测及经典的泪液分泌试验依旧是临床检测泪液分泌的重要手段。酚红棉线试验因对眼表扰动较轻,可以提高水液缺乏型诊断的准确性。眼科影像学及实验室辅助检查可在干眼诊断的基础上,辅助细化泪液的成分分型,为干眼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数依据。在新版共识中,除将所有检查方法细化外,还加入了分级标准,供临床医生完成干眼的合理分类分型。

干眼的治疗—— 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创到有创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治疗 (2020年)》强调“长期”和“个体化”特色,建议根据干眼的病因、类型及严重程度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原则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创到有创的基本原则,治疗逻辑可依照以下四步:

针对病因:特别强调睑缘情况,这是临床医生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

药物治疗:新版共识将药物治疗提到了非药物治疗前面,使干眼治疗逻辑更符合临床实际;

非药物治疗:绷带镜、湿房镜、泪点栓、睑板腺按摩、IPL及Lipiflow等物理治疗可根据干眼的具体分类,细化治疗方案。当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有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的严重干眼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对于由全身疾病引起的干眼,应与相关专科共同协作治疗原发病,协作完成严重干眼的慢病管理;病因不明的干眼应关注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必要时可协调心理科进行干预。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