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头条新闻 > 正文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专家: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2023-04-25 11:25:08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徐婷婷 |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全球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和严重。”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全球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和严重。”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领域权威的综合性报告。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要在可持续发展、公平和消除贫困的背景下设计和实施的气候变化减缓行动,并植根于其所在社会的发展愿望,将更容易被接受、更持久和更有效。

高温干旱越来越频繁发生,是不是意味着沙尘暴也会很频繁发生?

巢清尘:目前的数据,的确这几年沙尘暴数量和频率在增加,这次沙尘暴北方快速升温、降雨减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高纬度气温偏高、降水减少是主要原因。北半球多国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多地气温破纪录事件频发,范围广、影响重,气候变化是重要的大背景。由于气候变化,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广发并发。

今年我们一些沙尘暴的情况我觉得既要在大的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来看问题,也需要根据今年的一些特点来看问题。

沙尘暴的发生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条件,比如蒙古气旋比较强,冷空气比较强,可能就把西部、北部的沙源带过来。二是需要很好的热力原因,比如快速增温、降水比较少,它将会带来很好的热力上的一些条件。三是需要整个陆地的支撑,比如来的地区春天的植被还没有很好附着,就有起沙的条件。

这些条件既跟气候变化有关系,比如高纬度的快速变暖,长期存在干热条件且加剧的话,确实会对土地植被覆盖造成影响,提供一些沙源的条件。

今年的情况可能还是一个级联效应,目前来看,尚未跨越临界点,依然是可逆的。

极端天气在近期会不会显著增多?不同区域会面临什么气候风险?

\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

巢清尘:在众多灾害中,和气候变化关系最大的就是气象类的灾害,例如高温、干旱、强降水等,这些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本世纪到2020年,已接近6万亿人民币。

所以,我们面临各种极端灾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影响对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行业影响是不完全一样的。例如中国东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所面临的经济风险高;在西北的这种绿洲地区,面临的粮食生产风险大;华南、西南等地区则面临的生态系统风险高。针对这些不同的区域的风险,应加强相应研判,跟当地整体的行动协调起来,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做好风险研判。

在国内各方机构他们具体可以怎么做可以减少影响?

巢清尘:现在极端高温会造成很多疾病,此外,在过去的10年里头,包括一些洪水、干旱、风暴、死亡率,高脆弱地区死亡率比低脆弱高出15倍。

要减少影响有两个很重要的词,一个是公正,一个是包容。公正实际上不光是气候的公正,还包括社会的公正。比如说因为低碳,实际上包括煤炭行业要做大的调整,这些从业人员未来事业怎么设计,这些转型有涉及到社会的公正。

在包容方面,整体的政策里就要把这些考虑,在政策设计和行动里体现出来。未来考虑设计相应的政策。针对有关部门、针对行业,针对不同的区域和社会公众,每个人可能都要提前做相应的一些考虑。

未来将采取哪一些措施来抵御气候变化的风险?

巢清尘:资金技术和国际合作是关键推动的因素。

比如需要更多资金向低碳和气候适应投入。初步估算,到2030年的投入比现在多3到6倍。但是,在体制、管理和市场上的准入仍有很多障碍,包括技术上怎么利用好公共的政策和市场的工具,这里面仍然存在大量不足。目前,已经有几十个国家发布低碳近零排放等一系列政策。

也可以采取一些负排放的措施,但是,负排放措施带来的包括成本、技术的可行性,特别是它会带来一些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仍然有大量不确定性,所以未来仍然需要研究进一步支持。

加强系统思维。无论是减排和发展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近期和长期的关系等,这些都是一个系统思维。

(运营:荆雪涛)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