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头条新闻 > 正文

15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暴雨过后这些症状要小心!

2021-06-30 09:23:38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我家孩子这两天突然开始拉肚子,最严重时一小时拉好几次。开始我们还以为是普通着凉了,到医院一查竟然是痢疾。”家住福建省泉州市的魏伊(化名)女士家刚满周岁的孩子几天前在医院确诊了痢疾感染,“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医生说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的。”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 赵萌萌)“我家孩子这两天突然开始拉肚子,最严重时一小时拉好几次。开始我们还以为是普通着凉了,到医院一查竟然是痢疾。”家住福建省泉州市的魏伊(化名)女士家刚满周岁的孩子几天前在医院确诊了痢疾感染,“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医生说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的。”

连日来,强降水频频侵袭福建省,多地多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6月28日,该省暴雨预警更是提升为Ⅲ级,多地出现街道被淹。健康时报记者梳理中国气象局信息发现,截至6月29日下午15时,全国当日已有15地市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72个地市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楚天都市报刘灿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吴安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暴雨过后,尤其要是还引发了洪水或内涝时,最常出现的就是肠道传染病,包括伤寒、细菌性痢疾、其他肠道传染病等,甚至出现钩端螺旋体病等,需要关注当地传染病现状。肠道传染病常见的症状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钩端螺旋体病常见表现有寒热身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巴大,乏力特别明显,甚至与发热不相称,若不及时就医可能危及生命。

另据中国天气网报道,除了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暴雨后常出现的传染病还有手、足浸渍,湿疹,夏季皮炎,毛囊炎等皮肤疾病。“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这些传染病也越来越少见,但在局部地区仍时有发生。”吴安华指出。

据吴安华介绍,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大多是又因为“病从口入”,也就是因为饮用或食用了被污染的水或食物所导致的,而皮肤传染病大多是因为皮肤长时间接触被污染的水源或是由于环境污染所引起。

吴安华提醒,在遇到暴雨或洪水时,首先要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其次,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要尤其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瓶装水相对更为安全,或直接由其他地区提供干净的水源供居民饮用,切忌喝生水,一定要煮开后饮用。在饮食方面,食物一定要洗净、煮熟,水果也一定要仔细洗净后食用;第三,居民要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第四,一定要注意个人手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第五,出现发热、感冒等症状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就医,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