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头条新闻 > 正文

曾光:18~59岁人群优先接种,也是对老弱病幼人群的保护

2021-03-23 09:36:37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李娟)为什么我国新冠疫苗接种首先覆盖的是18-59岁人群?而在欧美有的国家,老年人群却是优先接种人群?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一语道明:“在国外,老年人群和医务人员属于第一批优先接种人群,因为老年人抵抗力差,当地疫情没有控制住,患病死亡的也主要是老年人群,因此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需求其实最为迫切。我国之所以能采取与国外不同的接种策略,根本原因还是疫情整体防控工作做得好。”

先接种18-59岁人群,也是对老弱病幼人群的保护

曾光指出,18-59岁人群中,医务人员、海关人员、国外公出人员、售货员、公交车/出租车司机等窗口行业从业者更多,接触病毒的可能也更大。通过对这部分人优先接种、免疫防病,反过来达到保护老幼病弱等人群的目的。

据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7495.6万剂次。部分地区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从我们国内一二期临床老年人组接种的情况,以及境外大规模使用反馈的情况看,老年人群体中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和成人组的情况比较类似。目前为止,没有监测到与疫苗相关的异常情况。同时,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将大规模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

病情稳定的慢性病老年患者,能够接种疫苗

面对疫情时,老幼病弱等抵抗力较低人群是相对“不安全”群体。曾光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能接种疫苗的人只是极少数,与接种疫苗的副作用相比,我们应当看到更长远的​受​益。宣传工作也一定要加强,要告诉大家老年人群也应当尽量接种疫苗。

很多人认为,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是不是就不要轻易接种疫苗了?对此,曾光强调,能够接种!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只有处在高血压急性发作、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作、心脏病急性发作等情况,或者正处于感冒、发热等状态时不能接种,但经过缓解后仍可接种。

与副作用相比,更应看到接种带来的长远受益

“所有人必须了解,中国目前防控形势很好,暂时推后接种也不要紧。可是一旦出现疫情,不接种疫苗将非常危险。”他说,有不少人对接种疫苗很犹豫,国家应当做好宣传,让民众明白,和新冠病毒作斗争是长期工作,与接种疫苗的副作用相比,应当看到更长远的受益。每个人都应当接种疫苗,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

目前部分地区在充分评估后,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开展疫苗接种。未来,可能将大规模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这是很好的趋势。

疫苗接种+疫情防控,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对于完成70~80%的人口接种比例实现群体免疫的推测,曾光则表示,能让民众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更安全的屏障,一是疫苗接种,二仍是防控措施。

“既要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也要一如既往做好防护、保持防控屏障。”他表示,目前这两个屏障缺一不可,除了努力建立免疫屏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要做好物理防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变化,还要不断对防控措施进行调整。

近期,欧洲多国由于病毒变异,疫情又再次汹涌。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控形势,“中国绝不可掉以轻心,非疫苗防控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是重点,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疫苗还重要,因为中国有14亿人口,目前疫苗接种比例还十分有限。”

为了缓解全球防疫压力,我国不断向世界多国多批次出口疫苗,曾光表示,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内疫情控制比较好,另一方面中国也是在以实际行动实践承诺,让疫苗真正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公平分配,尽力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