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刘玫妍)近日,华东师大出版社推出了“男生用蓝版,女生用红版”基于大数据的“男生女生学数学”系列,引发争议。
网友质疑,数学教辅分男女版的依据是什么,男生和女生在数学能力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事实上,关于性别与数学能力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一直存有争议,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强调性别差异会给女孩的数学成就带来消极影响。
“高端的数学学习这一块,男生优势明显”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朱雁:在高端的数学学习这一块,男生优势明显。而在普通的难度学习中,却各有千秋。但对不同学习模块,男生女生学习存在的性别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与这一说法对应的是,该出版社公众号文章的大标题赫然使用了一位家长的原话:“我女儿数学不错,就买男生版吧。”
虽然文章提醒到:“男生建议用蓝版,是不是意味着蓝版更难一点,红版更简单?实际并不是这样,总体难度应当差不多,只是部分章节内容有差异。”但是,男生数学能力强于女生的信息仍然夺人眼球,令人倍感矛盾。
“能力上的差异并非源自生物构成,而是社会因素”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研究认为,男生和女生所谓数学能力上的差异并非源自生物构成,而是社会因素。研究者Mertz和Jonathan Kane指出,在一些更注重男女平等的国家,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的数学水平都有不小的提升。有趣的是,受过良好教育并有一份不错收入的女性,他们的孩子在数学相关科目中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研究指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女性对数学研究具有与生俱来的劣势,然而由于一些国家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诸多重大国际课题研究上过分地强调男性的能力。这些造成了女性在数学课题上的消极态度。
“这些社会因素会给女性形成一种潜意识:高等数学跟她们没有多大关系,但事实上,这些因素都是可以改变的。”研究者表示。
“学好数学不分性别”
拥有30余年数学教龄上海民办民一中学资深教师沈利: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只要方法正确,只要肯下功夫,都能学好数学。
“我教了高中数学10年、初中数学20多年,从我的实践来看,男、女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没有任何天然的优势和劣势。甚至一些女生更为细心、考分更高。”如此“僵硬”地划分,无异于给学生画了个“框”,在无形中给一些女生带来压力。“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是否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将男女生分开?显然不现实,更不科学。”
沈利坦言,如果出版社为了营销,推出“另类”概念,能够理解,但是需要三思。毕竟,这些教辅书面对的直接受众是学生,会对他们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妨在习题上分些层次,无论男生、女生,都可以挑战各个层次的题目。”沈利建议,学生和家长们也无需过于焦虑。“平常心看待,要对自己和孩子有信心,多加鼓励、多多努力,而不是盲目去相信一些‘噱头’或‘理论’。这样才能学好数学。”
面对争议,8月19日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微博发布声明。声明称:“因引起争议,现决定该套书即日起终止出版,不再发行。”
综合综合摘编自澎湃新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