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头条新闻 > 正文

“神童”频出?太多的家长把自己和孩子混在了一起

2020-07-16 14:02:23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健康时报 记者 )近日,继昆明六年级学生研究结直肠癌获全国奖项,武汉又有两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爆料称,两人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她们主要探索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抗肿瘤效果。而“16岁女孩一天写2000首诗,一首不到1分钟”的新闻在全网热传,频出的“神童”让很多家长坐不住了。

质疑、批评的同时,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究竟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农早前的一篇文章《不要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或许给了我们答案:

孩子一旦出生,就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发展轨迹的社会人,作为家长应该客观地认识他、接受他、引导他,并在需要的时候帮助她。

从血缘关系上,他是父母的孩子,从情感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关爱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也不是附属品,更不是家长为了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而是一个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和智慧性于一体的独立个体。

他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成长特点。他从一生下来就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特点,他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认识,有自己的好恶...... 其他人是无法替代的。

作为一个生命体,他要生存就需要有良好的体格,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运动和锻炼,需要有适当的营养。而一个良好适应的生命体,做重要的是靠自身的能力去获取这些。所以,家长就需要让孩子有时间锻炼,有时间通过动手、劳动获取自己生命所必须的条件,包括食物。比如,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劳动、参与做饭、学会给自己,给家人准备饭菜等是非常有益的教育活动。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他要生存就需要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跟他人的交往和各种社会活动,就需要认识他人、了解他人、理解他人,并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要学会帮助他人的同时,寻求他人的帮助。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它运行的法则和规范。一个社会的成员就需要了解这些法制,需要遵守规范。除了法律的规范,还有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规范。应该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跟同伴、跟成人、跟比自己小的孩子、跟比自己大、跟本民族的人、跟其他民族的人,接触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角色,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而责任心是需要从小培养和练习的。一个负责任的个体才是让人放心的个体。

作为一个智慧的个体,他要生成就需要了解世界,就需要探索和学习。探究和学习和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每个孩子天生虽然生来就有能力上的差异,但每个孩子生来就有好奇心、有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认知能力,有自己的认知风格,有自己的认知爱好,也会有自己的职业生涯......家长是无法包办替代的。

现在的中国,有太多的家长把自己和孩子混在了一起,没有分清谁是自己,谁是孩子,把应该由孩子完成的事,自己去替代了。但是,家长可以替代孩子做很多事,唯独不能替代的是他的发展。家长无法替代孩子发展。

事实上,当家长把全部的心思都扑在孩子身上时,本身就已经是严重的问题了。

而关于什么样的人是成功的人,施建农教授在另外一篇文章《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中用一个故事做了解释。

家长都希望我们的孩子取得成功。但是每一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一样。大多数人看到的是成功的后果,但其实,我们更需要看到成功的过程。

居里夫人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伟人,但平常人可能不太知道的他们成长的经历。只有当你了解更多的细节之后,就会认为实际上了不起的不仅是她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

居里夫人6岁的时候,父亲失业,10岁的时候母亲因为肺结核而去世。她后来到法国求学时认识了居里,因他们两个人职位不高,科研条件很差,为了寻找放射性的元素,很多科研都需要他们亲自动手去做。由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她一直没能进入法国科学院。她在自传里面说,她为了房租便宜一些而住在阁楼里面,常因缺煤而把所有的衣服都压在被子上面,做饭用的是酒精灯,一些家常琐事都要自己做。但是她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这使我们体会到独立和自由精神的可贵。

我们常说,要让孩子感到快乐、幸福,实际上幸福和快乐更多不是别人给的或别人认为的,而是自己本身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一个人才会感觉到这种快乐。人们对居里夫人的赞美更多的不是因为她的智慧,而是因为她的人格。

现实中,很多的孩子都输不起,我们想一想,在人的一生当中,真正得意的时候,还是少数。

能否把常态儿童变成超常儿童?

施建农教授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社会上所谓的“可以把任何儿童都培养成超常儿童”的说法,是违背科学的说法,即使愿望是美好的,但事实是不可能的。

施建农教授在文章《能否把常态儿童变成超常儿童?》中介绍,训练可以对任何儿童都有影响,但国内外研究的结果表面,训练对超常儿童的影响更大。这就意味着,如果是有积极意义的训练,那么超常儿童从中获益比普通儿童更多;同样,如果是消极意义的训练,那么,超常儿童可能受到的伤害也更大。

但无论哪种训练,号称可以把常态儿童变成超常儿童的说法和做法都是荒谬的。但是,确实有些训练可以使超常儿童变成普通儿童,甚至变成问题儿童!

(运营:荆雪涛)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