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晓芳
“一天门诊下来,得看70多位患者,听到患者说得最多的是‘胃不舒服’‘胃疼’之类。”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李晓芳主任医师表示,患者的“胃疼”,在医生这儿其实很复杂。
一饿就胃疼?
排查消化性溃疡
为减肥而不吃晚餐的爱美人士常“饿得前心贴后背”,不少人咬牙坚持,有的人却因一旦饥饿会感到胃部疼痛不适而放弃,此时发现及时吃东西后不适感很快缓解或消失。
这种情况若进行呼吸实验,常会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进行胃镜检查,很可能会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因为人在饥饿时也会分泌胃液,但此时没有食物,胃液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刺激溃疡面导致疼痛。吃下食物后能够中和胃酸、减轻刺激。一般通过规律饮食、药物调整,能够完全根治。
一吃饭就胃疼?
排查胃溃疡
比起减肥人群把自己“饿到胃疼”,有些人一吃饭就胃疼。如果饭后持续加重疼痛,同时还有反酸、烧心、嗳气、腹胀等症状,休息后能稍微缓解,此类患者做胃镜也可能看到胃溃疡,需要使用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
日常饮食避免过硬的、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每餐七八分饱或少吃多餐,减轻胃部的压力。
肥胖人群暴饮暴食后上腹疼痛?
排除急性胰腺炎、胆囊疾病
一位有着“啤酒肚”的中年男性在门诊说,以前也时不时就“胃疼”,这次是前一天在家请朋友露天烧烤、喝啤酒后“胃疼”突然加重。医生根据他长期吸烟、饮酒史,开了上腹部的CT,让他检查一下胰腺。
肥胖人群在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腹疼痛一般要排除急性胰腺炎、胆囊疾病。当患者说“胃疼”时,其实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哪里疼。胃的周围器官包括十二指肠、部分小肠、肝、胆、胰、脾、双肾、肾上腺、横结肠等。这些内脏器官联系紧密,神经系统相关交叉,所以“胃疼”也可能是这些周围器官的疾病。
除此之外,胃疼还可能是心脏疾病或皮肤疾病有关。一位年过五旬、身材发福的男性患者向医生描述最近几天可能是没按时吃饭,一干活儿就“胃疼”,疼到出汗。问诊发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近10年,疼痛的时间短,频率与三餐时间并不一致,高度怀疑跟心脏相关,建议先进行心电图等心脏先关检查,排除心脏问题后再考虑消化科疾病。
医生解释,“胃疼”查心脏绝不是超范围检查,在心肌梗塞患者当中,感觉“胃疼”是常见的表现,如果不加鉴别直接用消化科药物治疗,很可能会延误病情。
还有一些感觉“胃疼”或“肚子疼”的患者,医生查体发现疼痛部位的皮肤上有小疱疹,疼痛很可能就是带状疱疹引起的,一般需要到皮肤科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