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徐海林 冯硕 吕昊润)疫情期脚崴了,走不动道儿了,是不是骨折了?要不要去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下,连出门买菜都小心翼翼,更不用说去医院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踝扭伤只是单纯的韧带损伤,合并骨折的损伤只占少数。也就是说,如果扭伤后第一时间去医院拍片子,也有很大可能发现没有骨折,反而费时又费力。
在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的当下,怎么居家自我判断呢?
下面为大家介绍国际通用的踝关节扭伤快速诊断规则(Ottawa ankle rules,OAR)。学会这个检查方法,就可以先自己初步诊断一下,看看有没有必要去医院。
两句口诀:“一看压着疼不疼,二看能走不能走”。
第一步:压着疼不疼?
崴脚后足踝部会出现疼痛,在此基础上要看用手压上去疼不疼。这一步的重点在于压哪儿。共有四个检查部位:
1.外踝尖后外侧以上
外踝尖在哪很容易找到——足外侧面最凸起的骨结构便是了。摸到以后,它的后外侧往上约6cm的区域,就是第一个检查压痛的部位。
2.内踝尖后内侧以上
同样的,我们在足内侧面摸到的最凸起的骨结构就是内踝尖。内踝尖的后内侧往上约6cm的区域,就是第二个检查压痛的部位。
如果1、2中有一处发现压痛,就应当及时就诊,并拍踝关节X线片。
3、足背最外侧缘中间
从小脚趾向后,足背的最外侧缘靠近中间的位置,也就是诊断规则中所说的“第五跖骨基底部”按压处。
4、内踝前下方隆起处
找到内踝的方法我们已经在前面说过了。在内踝前下方,可摸到足背上有一处稍高的隆起,这就是最后一个检查压痛的部位,足舟骨。为了更方便大家找到它的位置,附上骨骼解剖图如下,红色标出的即为足舟骨。
如果3、4中有一处发现压痛,就应当及时就诊,并拍足部X线片。
第二步:能走不能走?
假设崴脚以后检查以上四个区域都没有压痛,依然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要观察能不能自行双脚战立、能不能行走。如果无法独立行走4步以上,也建议前往医院就诊。
在生活中不慎出现崴脚,希望大家不要焦急往医院跑,可以先按照今天教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自查,如果发现问题再尽快就诊。
当然,上述介绍只是一个粗略的判断方法,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如果疼痛持续加重,还是应该及时去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