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由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携手合肥益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肠道微生态前沿研讨会暨植物乳植杆菌KLDS1.0386产业化交流会”在东北农业大学召开。
会议围绕益生菌最新研究进展、益生菌与肠脑轴、肠道微生态与儿童 ADHD 等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肠道微生物相关研究及技术在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的最新现状及未来趋势。
近年来,益生菌研究正从传统的肠道健康领域向多维度、多靶点的系统性功能拓展,肠道微生态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双向调控机制成为研究热点,特定菌株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及免疫因子,实现对情绪、认知及神经精神疾病的干预,为精神益生菌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对精神益生菌领域未来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同,东北农业大学与合肥益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科研创新载体——东北农业大学-益智生物精神益生菌研发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和益智生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学科和特色产品为基础,将重点进行与脑营养脑健康相关的益生菌菌株筛选、发酵工艺和功能验证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科技支撑。双方通力合作,将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中国知名微生物学家、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杨瑞馥从益生菌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出发,详细介绍了宏基因组测序、宏转录组测序、单细胞测序等肠道菌群研究手段和筛选验证方法。他指出,随着基因组学和益生菌筛选技术的发展,下一代益生菌的发现与验证将更加高效和精准。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主任杨光结合临床实践,分析了ADHD人群的临床特征,并提出了基于饮食微生态的干预策略。他强调,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细菌代谢产物、肠道神经系统和全身免疫系统异常,引起肠脑轴联系和神经系统发育的紊乱,可能是ADH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干预治疗ADHD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王海贤在《补充含植物乳植杆菌KLDS1.0386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对ADHD儿童脑电作用的机制研究》报告中,分享了植物乳植杆菌KLDS1.0386复合制剂在改善ADHD儿童脑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指出,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团队在此次实验中采用了脑电技术获取大脑不同频率范围的电信号,精准揭示与ADHD相关的神经生理特征,用于研究ADHD的脑功能特点和营养干预效果评估。该研究表明脑电技术和多层脑网络技术的应用在ADHD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