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婴幼 > 正文

孩子发烧,除了着急,还得绕开这些误区

2020-08-06 09:22:57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宝宝又又又发烧了一遇到孩子发烧,大多数妈妈还是无法淡定,尤其是现在特殊时期,去医院担心交叉感染,不去医院又怕耽误了孩子。但是病急不能乱投医,否则一旦陷入退热误区,容易造成相反效果。

宝宝又又又发烧了一遇到孩子发烧,大多数妈妈还是无法淡定,尤其是现在特殊时期,去医院担心交叉感染,不去医院又怕耽误了孩子。但是病急不能乱投医,否则一旦陷入退热误区,容易造成相反效果。

就医篇

【误区】发热马上就医查血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珺:接诊过一位两岁的孩子,妈妈3小时前发现他开始发热,体温超过38.5℃。妈妈很着急,没给孩子服退热药,而是径直带孩子来到医院,想给孩子查个血找病因。实际上,在发热头24小时内,很难通过血液中白细胞及分类找出发热原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因此也无法对症给药。家长应先给孩子测体温,同时注意孩子是否有咳嗽、呕吐、腹泻等,如果仅是发热,精神良好多给孩子饮水,保证排尿排便,可以在24小时后再就医。

【误区】发烧会烧坏脑子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珺:家长之所以着急带发烧的孩子看医生,是因为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发烧可能把脑子烧坏,或是烧成肺炎,实际上,这是把概念搞反了,肺炎、脑炎可能有发烧症状,但如果肺部没有感染,或本身没有脑炎,发烧是不会烧成肺炎或脑炎的。如果孩子发热了,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使他凉快下来。首先,脱掉孩子的外衣,可以让他只穿一件背心或是睡衣,还可以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

【误区】体温越高病情越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罗菲:高热不能表示病情严重。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波动大,很多时候高热不和病情平行。应当观察患儿的伴随症状。例如有的患儿高热至39.0℃,但精神好,胃口好,四肢末端暖,没有抽搐等表现,这种患儿也不必太着急,只需退热和耐心等待即可。相反有的患儿体温38℃,但精神差,胃口不好,睡眠中有惊醒的表现,就应该及早就医。也就是说,家长不要只盯着体温,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

用药篇

【误区】夜里发烧要叫醒喂药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珺:发烧本身只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是孩子的身体正在积极地和疾病做斗争。我们给孩子吃退烧药是为了让体温降到正常水平,缓解发烧引起的不适症状,让孩子感觉舒适些。如果孩子睡得舒服安稳:呼吸平稳、体温低于38.5℃、无惊跳表现,暂时不需要叫醒喂退烧药。休息能使每个人更快地从感染中恢复健康。我们成年人有许多工作要做,因而往往不能善待自己。如果孩子发热了,一定要让他好好休息,这对恢复大有好处。

【误区】中暑高烧吃退烧药

南京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周建中主任医师:中暑后如果出现发烧等不适,不能自行服用退烧药,因为发烧与中暑后体温升高的作用机理不同,药物不能混着用。这是因为中暑后的体温升高和细菌、病毒引起的发烧作用机理不同。退烧药主要是通过让身体发汗来达到降温目的,而中暑是因为人体散热受阻,造成热量在体内积蓄,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因此服用退烧药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不能降低体温。中暑导致的发烧,首选治疗方法应是物理降温,不能服用退烧药。

【误区】38.5℃才能吃退烧药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珺:儿科医生通常会把38.5℃作为是否服用退热药的分界点。但是,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来说,要放宽尺度,发烧到38℃就要吃退烧药,因为药物吸收发挥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在发热第一天,尤其是头12个小时是最危险的,体温骤升就容易出现高热惊厥。要注意的是,儿童禁用尼美舒利,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也不是儿科常规用药。一般的发热,单一用药即可,不要混用。退热药在服用后体温没下降的趋势,要及时就医。

退热篇

【误区】退热贴简单好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蔡志波:退热贴不是药品,它属于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不像药品一样需要验证它的疗效,它所谓的退热效果也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家长不要对退热贴抱过大希望,给孩子贴退热贴只不过是求心理上的安慰。另外,有些退热贴里添加了薄荷、冰片等清凉类物质,孩子可能并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再对类似产品过敏,就更得不偿失了。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两种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对小孩最安全的退烧药。

【误区】盖被子捂汗退热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珺:感冒后用被子捂着发汗,对成人来说,这样做有时候确实有效,但对宝宝是不适合的。因为宝宝四肢供血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神经很容易发生紊乱,如果被包裹过严,反而无法散热,同时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缺氧。临床上有一种专属于儿童的疾病——“蒙被综合征”,就是把宝宝错误包裹引起的严重疾病。患儿处于发热期,尤其要注意应当散热,不能捂。

【误区】冰袋、酒精降温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珺:冰袋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手段,但是这个方法不适合小婴儿。小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调节功能差,外界温度过低,尤其是局部大面积应用冰袋,易使皮下脂肪凝固成硬肿。

此外,酒精擦浴降温对宝宝的副作用也较大,因为婴幼儿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擦浴时若酒精浓度过高、擦浴时间过长或擦洗面积较广时,会引起宝宝精神兴奋,烦躁不安。

相关阅读:

提防高热惊厥记住这三点

中日医院儿科主任 周忠蜀除了上面提到的9大误区,孩子发烧了家长最怕的就是高热惊厥,一看到孩子烧的“抽”了都会手足无措。那么一旦遇到高热惊厥,该如何正确处理呢?记住这三点:

其一,孩子发烧了一定别捂。有家长表示,家里并没有惊厥家族史,第一次发作是在家里,当时孩子有点烧,家人便给多穿衣服、多盖被子,认为捂出点汗,烧就退了。这是个误区,发烧的孩子身体本来就处于高温状态,再捂着,体温散不掉,就容易持续升高,出现惊厥。

其二,体温量得不够勤。我问家长,门诊上这次发作前,孩子最高烧到多少度?家长说应该没超过38℃。听后,我怀疑是复杂型惊厥(体温在38℃以下就发作)。但下面一个问题,让我否定了这个想法。原来,距发作前,家长最后一次给孩子量体温是在半个小时之前了,而且惊厥发作后量体温是39℃。需要解释一下,在这半个小时里,孩子的体温很有可能已经攀升到了很高的温度。因此,如果孩子发烧,体温一定要量得勤一点。

第三,就是要及时吃药。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就物理降温,但要常测体温,如果体温持续上升,超过38.5℃,就要及时吃药。尤其是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来说,发烧到38℃就要吃退烧药,因为药物吸收发挥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在发热第一天,尤其是头12个小时是最危险的,体温骤升就容易出现高热惊厥。

本文参考:

健康时报2020-08-0408版《孩子发烧父母误区多》

健康时报网2015-01-22《防高热惊厥记三点》

(运营:张爽)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