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熊志翔)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充分利用此时进行治疗,可未雨绸缪,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中心主任王维表示,四时变换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养生治病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恶性肿瘤患者不是禁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研发了针对肿瘤患者的三伏贴,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发现其对肿瘤患者脾肾阳虚证有一定疗效,如化疗后四肢冰凉、畏寒、腹泻等症状。
王维认为,三伏贴是穴位敷贴疗法,由于是在三伏天行穴位敷贴疗法,所以称作“三伏贴”。其是将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敷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以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目的。辩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基本理念,每个人体质不同、病证不同,贴敷的药物、穴位也有所不同,具体运用的穴位及药物是需要正规中医师辩证后定夺的。
三伏贴适宜人群广泛
1.呼吸系统疾病
以咳嗽、喘累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
2.各种恶性肿瘤导致免疫力低下、需提高免疫功能者。
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4.妇产科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不孕等症。
5.疼痛证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劳损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老寒腿等。
6.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
7.亚健康人群
常年易感冒者,身体及四肢怕冷。
8.小儿哮喘、厌食、遗尿、发育不良。
9.神经功能性疾病、面瘫。
三伏贴的误区要避开
1. 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宜。热性疾病不适合用三伏贴;凡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咳黄浓痰、咯血者,均不宜使用;孕妇、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以及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 、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等应慎用;2岁以下幼儿也应谨慎使用。
2. 不能盲目追求发疱。因个体差异,贴敷后的临床反应有所不同,但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敷贴后发疱与否与三伏贴疗效差异并无明显联系。
3. 敷贴时间并非越长越好。敷贴时间应该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对药膏的耐受程度分情况而定,并非时间越长越好。成年人建议贴3~4h,老年人及体质较弱者适当缩短时间;儿童皮肤娇嫩,建议贴0.5~2h。具体时长可根据贴敷后的患者的皮肤反应作相应调整。
4. 三伏贴并非贴后就见效。三伏贴并非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也不可能贴后就立马见效,需要患者长久坚持。一般三年为一个疗程,严重者还需增加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