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长发育 > 热点 > 正文

14岁少年骨龄超前1.5岁,家长勿凭“晚长”延误干预

2025-06-17 15:40:00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关键时期,骨龄变化也较快,此时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生长发育情况。骨骺一旦闭合,身高将停止生长。”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梁旭红表示。

“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关键时期,骨龄变化也较快,此时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生长发育情况。骨骺一旦闭合,身高将停止生长。”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梁旭红表示。

今年年初,一名14岁的男孩来到医院就诊,他身高157.5厘米,体重56.6公斤,身高落后于班级里的同龄孩子,且近一年身高增长缓慢,孩子和家长都比较焦虑。经检查,少年实际年龄14岁,但骨龄已达15.5岁,超过实际年龄1.5岁,第二性征发育也较成熟。综合评估其剩余自然生长潜力相对有限,预估成年身高约160厘米。

\

2025年6月,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梁旭红为患儿看诊。受访者供图

家长因自身身高不高,过去曾持续在其他医院为孩子进行生长发育监测。但当时有医生告知孩子“骨龄偏小、可能属于晚长”,加之孩子前两年身高增长确实比较明显,家长便放松了警惕。

“孩子的骨龄已经偏大,骨骺已接近闭合,剩余长高空间较小。”梁旭红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希望助力孩子身高最后的冲刺。方案包括:控制体重,不吃油炸、烧烤,太甜的食物,不喝碳酸饮料;坚持运动,每天坚持运动至少半小时,跳绳,跑步,摸高跳都可以,但需要保证强度,让心率达到120到140次每分钟;把学业安排好,尽量早点睡;采用生长激素治疗。

“目前这套治疗方案已经初见成效,干预治疗三个月后,孩子到医院复查,身高比三个月前长高了2.8公分,体重还减了1.5公斤。”梁旭红提示家长,应建立科学认知,了解遗传背景,对孩子成年身高形成合理预期,避免仅凭“晚长”的主观判断。同时,督促孩子做好体重管理,这对身高增长至关重要,肥胖可能加速骨龄进展。此外,尤其要关注矮身高家族史、以及处于生长突增期的儿童,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的生长发育评估。

“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长效或短效生长激素等医疗干预措施,需要严格遵循适应证和使用规范,在专业医生全面评估后决定是否适用。”梁旭红说。(王圆)

(责编:王卓)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