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孩子大概多大身高就不长了?”
“医生,小朋友一般一年长多少是正常呢?”
“医生,孩子什么阶段的长高需要十分关注呢?”
............
随着暑假的到来,生长发育门诊迎来了新一轮的爆满,家长各式各样的疑问都有,但是也很遗憾,现在也还会时常接诊到一些等到了骨龄闭合才过来看医生的孩子,遇到过很多当孩子身高已成定局而懊悔的家长。
很多家长不知道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成年男性为例,为什么有的身高能达到180cm甚至更高?而为什么还有的孩子会出现身高偏矮甚至可能低于160cm?20cm甚至更高的身高差距到底如何形成的呢?
今天给家长们简单科普一下,孩子的长高主要体现在四个生长阶段: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青春期。了解了这四个阶段的生长特点,有利于帮助家长更好地管理孩子的身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阶段:胎儿期
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长约 50 厘米左右,小于 47 厘米则提示有宫内生长迟缓的情况。这类宝宝在2岁前需要关注是否有追赶的情况。
第二阶段:婴幼儿期(3岁以内生长快速期)
婴幼儿是儿童的第一个生长高峰。从出生到一周岁,正常的情况下,不管男孩或女孩都会长25cm左右。
三周岁时女孩子正常情况下能从50cm长到了大概96cm左右,男孩子也是从出生的大概50cm长到97cm左右,到4周岁的时候就长到104cm左右。这一段时间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孩子好大的一个生长空间。比如孩子1岁该长75cm的时候只到了68cm,一下子就差了7cm,身高落得太厉害,后面就很难追赶。
第三阶段:儿童期(3岁左右--青春发育前匀速生长期)
孩子从三四岁到青春期开始前,生长属于较稳定的阶段,大概每年长5-7cm。长得快的孩子一般一年能长7cm,长得慢的孩子一般一年长5cm,如果孩子在这些阶段因为疾病等原因每年长少于5cm,就需要引起家长重视了,如果任由孩子的生长速率这样发展下去,就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孩子与身边同龄小朋友的身高差距越拉越大!
第四阶段:青春期(生长加速期)
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在这阶段,女孩平均可长 20-25 厘米,男孩则可长 25-28 厘米。但是如果青春期来得太早,则会明显地影响成年的终身高。性早熟不仅会影孩子的身高,它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与年龄不相符的性冲动,因性早熟导致的负面心理变化,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因此,青春期需要重点注意孩子是否存在早发育情况,在中华儿科杂志发布的《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中,对性早熟的诊断年龄进行了更新:女孩7.5岁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
青春期发育,女孩子首要症状是乳房发育,家长可能会观察到孩子胸口有点鼓,或者一碰就痛;男孩子家长则特别要注意,男孩首个症状是睾丸增大,如果不去关注他的睾丸大小,家长很可能会忽略掉孩子的发育。
要特别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很多人以为女孩月经来潮是发育开始的标准,其实来月经是标志着她成熟,月经一来发育就接近尾声了。月经来后,女孩大部分能再长4-6cm,极少可能个别人会长到10cm左右。例如来月经时孩子只有145cm,那可能最终只会长到150cm左右,同理,如果男孩子已经出现变声、遗精,胡子也很多了,这个时候生长空间已所剩不多。
以上这四个阶段的总生长加起来,就决定了孩子最终的成人身高。家长在孩子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关注,不能到了孩子来月经了、遗精了才去就医,那时医生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所以,家长要做好孩子的生长监控,包括身高、体重、生长速率、发育情况等。当孩子身高出现异常,生长速率跟不上时,往往提示疾病的出现,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专业科室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断。
专家简介:
孙跃玉,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危重病医学分会血液净化学组副组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儿童生长发育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熟悉各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危急重症病例的救治,致力于小儿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矮小症、性早熟等)的研究。
出诊信息:儿科内分泌生长发育门诊 每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和周四下午。
更多权威儿童健康知识,欢迎扫码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责编:王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