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儿童的身高生长规律
出生:体长50厘米;1岁:生长25-26厘米;2岁:生长9 --10厘米;3岁:生长8--10厘米;3岁至青春期前:生长5-7厘米/年;青春期:女孩生长20-25厘米,男孩生长28-30厘米
如何发现儿童身高异常
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儿童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P3),可诊断为矮身材。
另外还要注意孩子身高增长速率:婴幼儿期(3岁以下)生长速率<7厘米/年、儿童期(3岁-青春期)生长速率<5厘米/年、青春期生长速率<5.5-6.5厘米/年,可考虑为儿童生长迟缓!
生长激素缺乏症与性早熟是影响身高的两只老虎
父母的身高不一定代表了准确的遗传水平,应由专业医生作出判断,切不可等待,
遗传身高只是完全正常孩子应该达到的成年身高范围,不代表所有孩子都能达到,千万不要因计算出的遗传身高尚可而不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生长激素缺乏症与性早熟是临床常见导致孩子矮小的病因。
什么是生长激素缺乏症?
俗称矮小症,指的是孩子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人群身高的第三个百分位即P3,P3指的就是同年龄同性别人群100人中倒数第3的身高,如果低于这个对应的身高,就属于矮小症。
什么是性早熟?
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在10岁以前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并伴有体格的过速发育。
已经矮小了怎么办?
前往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进行专业诊断,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骨龄测定、必要的内分泌相关检测,个别患儿还需进行遗传学分析和影像学(B超、X线片、垂体MRI)检查,以明确导致矮身材的原因,制定相应处理方案。
同时骨龄的判定有着重要的作用,骨骼的发育贯穿於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是评估剩余生长潜力的有效依据,在骨骺闭合前,大部分儿童矮身材可以治疗,孩子能长多高,不取决于年龄,取决于骨龄,若骨龄片显示骨骺基本闭合,则身高基本定格。
研究表明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儿童生长潜力越大,同时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身高改善效果越好。
温馨提示:矮身材诊治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专家简介:
谷伟军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全国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女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委员。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SCI 26篇,参编14部书籍。现为《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临床内科杂志》通讯编委及多个外文期刊审稿人。
(责编:王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