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梅,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免疫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儿科呼吸、消化、感染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液系统疾病如ITP、粒细胞系统疾病、各种贫血及出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治,以及急、危重症患儿的抢救治疗。
儿童贫血是很多家长后知后觉或者容易忽视的问题,感觉孩子上蹿下跳、白胖可爱,怎么可能贫血呢?其实,贫血远比想象的常见,今天就来一起认识——儿童贫血。
一.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婴儿和儿童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随年龄而有差异。
二.多大的小儿容易患贫血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贫血全球数据库资料表明,贫血为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7.4%,贫血儿童总人口达2.9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贫血情况更为严峻,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地区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高达64.6%、47.7%和39.5%。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中国儿童贫血率在20.5%左右,也就是说,每100个儿童中,就有25个可能贫血。
儿童一般为营养性贫血,各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6月-2岁小儿。
三.如何发现儿童有贫血的可能?
贫血小儿可有烦躁不安,食欲下降,精神差,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及免疫力低下,毛发干枯、爱生病。体格发育迟缓。如果为巨幼细胞性贫血,B12缺乏可能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如智力减退,可能还有震颤等。
贫血的体征主要有面色苍白、有的小儿表现为苍黄、耳廓、甲床、口唇及睑结膜苍白。指甲变得薄、脆,有的可出现反甲。有上述表现引起重视,小儿可能患有贫血。
四.儿童最常见贫血原因有哪些?
一般贫血的原因主要有: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如造血物质缺乏、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感染及炎症性贫血、及其他如慢性病性贫血。2.红细胞破快过多,如溶血性贫血。3.失血性贫血,急性和慢性(牛奶蛋白过敏)。
儿童最常见的就是造血原料的缺乏,营养性贫血,主要有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主要是铁不足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缺乏B12和叶酸引起。
五.儿童为什么会缺铁?
“现在营养这么好,为什么还缺铁?”门诊的时候,经常会有家长对孩子发生缺铁性贫血表示不能理解。导致儿童缺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先天不足:如早产、双胎或多胎、围产期胎儿失血,母亲孕期严重缺铁等;
2、铁摄入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未按时添加富含铁质的辅食;
3、生长发育因素:比如婴儿期和青春期体重增长快;
4、铁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长期的腹泻、牛奶过敏、肠道疾病引起的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等都会导致铁缺乏。
六.如何诊断贫血?要做哪些检查?
根据他的喂养史,临床表现和体征,如上所述,一般首先来院后做一个血常规+网织红细胞,先看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目有无异常,再血红蛋白值、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浓度等值;再做一些生化检查,如贫血三项检查,更能判断有无铁缺乏、叶酸、B12的缺乏。患者还可以通过骨髓检查进一步明确。通过以上各项均可对贫血做出准确判断。
七.怎样治疗贫血?
1. 首先是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不挑食不偏食。
2.注意营养,多吃富含铁、维生素B12、叶酸的食物,如肉、蛋、奶、动物肝脏、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等,及时添加辅食;加强护理,防止感染。
3.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病人需要铁剂治疗,口服铁元素4-6mg/(kg·d)。铁剂口服要避免与牛奶、茶、咖啡等一起服用,可能会影响铁吸收,而与维生素C同服可以促进吸收。对于明确缺铁但铁剂治疗效果差的孩子则要彻底寻找病因并积极治疗,才能有效地提升血红蛋白。铁剂的治疗应该维持到血红蛋白正常后6-8周。对于缺铁性贫血的孩子,纠正饮食、服用正确的药物并且用正确的方法服药,2周左右就能看到血红蛋白上升,4周就能上升20g/L以上了。他们又是红苹果一样的可爱宝宝了。
3.维生素B12和口服叶酸是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主要措施。如叶酸缺乏伴维生素B12缺乏者,需同时应用维生素B12,以防止神经系统病变恶化。
八.儿童贫血怎么预防?
首先要注意饮食,改善哺乳母亲的营养,未按时并正规添加辅食是最常见的缺铁的原因。母乳喂养4-6个月后,应逐渐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比如蛋黄、肝泥或肝粉,猪肉或牛肉末等,人工喂养的婴儿可以添加富铁的奶粉。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提倡母乳喂养,2-4周龄后可以小剂量补铁剂,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则应选用铁强化奶粉,不用再额外补铁。大年龄的儿童要注意饮食均衡,肉类和蔬菜水果都要进食,可以促进肠道铁吸收,及时治疗肠道疾病。
(责编:王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