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长发育 > 热点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多措并举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2022-03-06 11:06:50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落实鼓励生育政策,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关系每一位女性的发展,关系每一个“小家”的幸福,更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刘庆峰认为,除了优化产假、育儿假等生育福利之外,还需要善用经济“指挥棒”,调用年轻人愿意生育、用人单位支持生育的积极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鼓励生育需要进一步为家长减负”,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在他今年向两会提交的8份书面建议中,“降低养育成本,减轻生育负担”也是其中之一。

落实鼓励生育政策,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关系每一位女性的发展,关系每一个“小家”的幸福,更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刘庆峰认为,除了优化产假、育儿假等生育福利之外,还需要善用经济“指挥棒”,调用年轻人愿意生育、用人单位支持生育的积极性。

除了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落实的“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以外,刘庆峰还针对减轻女性生育焦虑、扶持企业兴办托育机构、用人工智能减轻家长教育负担等提出建议。

保障女性职业发展,减轻职场女性后顾之忧

自去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以来,各地相继启动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改工作,密集出台鼓励生育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将产假延长到158天以上,并新增育儿假或育儿补贴。

与此同时,女员工休假涉及工资支出、岗位空缺影响、另雇他人替代等问题,延长产假、增设育儿假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可能引发就业性别歧视等不公平现象,影响女性职业发展,不利于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刘庆峰建议,由政府牵头,引导用人单位为生育女员工设计专门的职场发展机制,消除女性因生育造成的岗位脱离等职业焦虑,要加强对用人单位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的监督检查。同时,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实行弹性工作制、建设母婴室及托育机构等方式,为孕哺期女员工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不让生育成为牵制女性职业发展的瓶颈。

扶持企业开设托育机构,保障“幼有所托”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也是解决民生所需的关键。当女职工休完产假回归职场,幼儿托育的后顾之忧该如何解决?刘庆峰特别关注到,在产业园区内,企业职工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强烈,但园区及周边资源供给不足。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鼓励用人单位创办托育托管服务设施。但企业办园受土地性质、场地规模等因素影响较大,投入成本较高,因而给企业和家庭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压力。

为了保障“幼有所托”,刘庆峰建议政府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兴办托育机构,解决员工有儿托育困难。在符合建设标准的前提下,开设备案绿色通道,按照一定比例基于企业办园专项拼盘补贴,增加入园托育补贴,减轻员工和企业的经济压力。

用人工智能助力家庭教育,为家长减负

在子女教育方面,“双减”政策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2年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将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成为每个家长必须承担的责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广泛的力量参与。

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教学应用,实现‘人机共教、人机共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场景深度融合,为减轻家长的教育压力创造了条件。

刘庆峰建议政府联合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减轻家长用于子女教育的时间和经济负担。

同时,建议加快制定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标准,并确定检验检测方法;指导行业开发技术领先、阳光健康、绿色护眼、安全可控的人工智能玩具、家庭教育大屏、个人学习终端等产品,在“双减”背景下落实减负增效,减少家长的教育焦虑。

(运营:王卓)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