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长发育 > 热点 > 正文

特发性矮小能治么?这个孩子18个月追赶了20厘米

2022-01-28 10:08:39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经过一年半的规范治疗,天天身高从126.9厘米长到了145厘米,长高了将近20厘米,欣慰之余,我也想和大家简单说说小天天之前长不高的秘密——“特发性矮小”。

门诊有位叫天天(化名)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孩子当时已经十岁了,却只有126.9厘米,比一般的孩子要矮10多厘米。天天的妈妈很是焦急,因为孩子从小有当军人的梦想,可能这样的身高和生长趋势会让小天天和梦想失之交臂。

经过一年半的规范治疗,天天身高从126.9厘米长到了145厘米,长高了将近20厘米,欣慰之余,我也想和大家简单说说小天天之前长不高的秘密——“特发性矮小”。

了解孩子长不高的原因

天天是2020年5月因为身材矮小来医院做检查的,当时在班里同学中是最矮的,到医院检查身高在-2SD以下,询问出生史是足月出生的,体重和身长都正常,化验检查结果正常,生长激素水平正常,脑垂体核磁正常,骨龄10.8岁(年龄10.1岁),母亲身高在150cm,父亲身高在168cm,遗传身高在165.5cm,基因染色体正常。

仔细询问了孩子的各项情况,给孩子做完身高专项检查(如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骨龄片等)。在一系列检查,排除了慢性系统性疾病、骨骼疾病、内分泌疾病、染色体疾病、营养性疾病、心理情感障碍等已知原因后,诊断其为特发性矮小。

家长怎样才能早期发现?

简单来说,特发性矮小(ISS)是一类不明病因导致的矮身材的统称。特发性矮小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群体平均值2个标准差(SD),而且出生体重身长和生长激素水平均正常,诊断特发性矮小(ISS)时必须排除表型异常,如骨骼发育异常或Turner综合征等,出生体重或身长小于相应胎龄,以及明确致矮小的病因的患儿。

在矮小症患儿中约80%为特发性矮小,包括体制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及家族性身材矮小,如果你的孩子在班级里是最矮的,常年坐在第一排,校服穿3-5年不换的,每年生长速率不足5cm,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就诊。

特发性矮小如何治疗?

目前,我们国内《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推荐在5岁以后特发性矮小(ISS)患儿使用生长激素治疗,而且年龄越小疗效越好,身高SDS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改善,治疗时间越长身高SDS的改善越高,为改善成年身高应至少治疗一年以上。

\

本文专家:刘炎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遗传代谢内分泌学组委员。从事儿科临床与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儿童营养、生长发育监测、矮小儿童及性早熟等各类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的诊疗。

(责编:王卓)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