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长发育 > 热点 > 正文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优先保障儿童健康,小学生近视率要降至38%

2021-09-27 14:02:37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从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七个发展领域提出了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从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七个发展领域提出了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

截至2020年底,我国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0年的13.1‰、16.4‰下降到5.4‰、7.5‰。纲要指出,未来十年,儿童与健康领域的主要目标有: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3.0‰、5.0‰和6.0‰以下;构建完善覆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儿童常见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防治;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控制在10%和5%以下,儿童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小学生近视率降至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降至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降至70%以下;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60%以上;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等。

纲要指出,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达到1.12名、床位增至3.17张。建立完善以区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1名提供规范儿童基本医疗服务的全科医生,至少配备2名专业从事儿童保健的医生。

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面,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推广婚姻登记、婚育健康宣传教育、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强化婚前孕前保健,提升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力,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建立筛查、阳性病例召回、诊断、治疗和随访一体化服务模式,加强地中海贫血防治,促进出生缺陷防治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在有效控制儿童近视方面,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推动建立儿童视力电子档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指导监督学生做好眼保健操,纠正不良读写姿势。保障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室内采光、照明和课桌椅、黑板等达到规定标准。教育儿童按需科学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确保儿童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不少于1小时。

纲要还提出,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推动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依法逐步实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制定完善托育服务的标准规范,加强综合监管。李超然/整理

(责编:王卓)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