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优质的儿科医疗资源引入县域,不是将所有先进技术都送下去,而是适应当地的实际需要,引入适宜的医疗技术。”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秘书长王艳萍表示,“让基层医生用得好、用得快、用得有效。”6月1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长春金赛药业公益支持的党建系列活动——“芝麻开花”全国中青年儿科医生成长计划正式启动。
几年来,王艳萍走过了全国200多个县,对县域医疗的迫切需求感触非常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把“以基层为重点”摆在新时期党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位置。
王艳萍表示,目前,全国共有4028个医共体,开展医共体建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聚焦当前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下沉困难的问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经过多年努力,医共体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下一步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她提到,推进分级诊疗需要“两个抓手”,一方面是在城市建设医联体,另一方面在县域则是建设医共体,这是包括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的共同体。
在王艳萍看来,成立医共体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基层,包括两个层面:从国家层面来看是强县域,从县域内部来看则是强乡镇、强乡村。把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构起来,需要医防融合,“医”就是强专科,“防”就是防病,做好健康管理。其中,强专科就是要将城市优质的医疗健康资源引进县域。
但是她还特别提出:“让优质资源为县域赋能并不是要将所有先进技术都下沉到基层去,而是要挑选基层医生容易掌握,学得好、用得到的适宜的技术带下去。同时,还要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温暖的文化和公益一同送入基层。”
(责编:王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