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慢病 > 疾病快讯 > 正文

世界肾脏日:三件事做好肾病防治

2021-03-11 14:51:52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为10.8%。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口号是 "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 "。慢性肾脏病是伴随终生的慢性病,肾病患者做好以下几点,可有效做好肾病的防和治。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 林婷)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为10.8%。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口号是"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慢性肾脏病是伴随终生的慢性病,肾病患者做好以下几点,可有效做好肾病的防和治。

“事”不嫌多,重在早筛——每年做一次尿常规

慢性肾脏病通常发病比较隐匿,只有少部分患者因水肿、腰痛、泡沫尿等症状的出现而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因此,早期筛查对于发现早期肾脏病至关重要。不要嫌多事,每年来医院或者社区中心,做一个不到30元的尿常规检测,就可以筛出血尿、蛋白尿等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异常指标,进而转诊至肾内专科进一步诊疗。

如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肥胖、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建议筛查项目和频率升级为加强版,每半年至一年行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尿蛋白肌酐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

“事”不宜迟,自我管理——发现第一刻开始做管理

肾病的自我管理尤其重要,从发现肾脏病的那一刻,就需要开始学会如何自我管理。

第一,管住“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居家监测血压、血糖、体重,养成良好的登记习惯,将数据归纳并呈现给主管医师,将“三高”扼杀在摇篮,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第二,管住“嘴巴”:俗话说病从口入,慢性肾脏病是一个长程管理的过程,在疾病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饮食要求和目标,包括对蛋白摄入的要求,对食物种类的选择和限制等,需要患者与医护保持良好的沟通,搭建最佳饮食构架,不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第三,管住“出入”:肾脏是重要的排水器官,肾病患者的水肿阶段,以及透析患者,24小时的入量和出量的管理,包括饮食汤水,包括尿量登记等尤为重要,需要患者学会做好准确的识别和登记,避免因入大于出引起致死的心力衰竭,或者因出大于入而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部分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需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约束,对于疾病的控制和稳定非常重要。不抽烟,不酗酒,不熬夜,远离人群密集区域,人群集中地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护理;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合理膳食,积极面对疾病。

“事”关重大,心理疏导——给自己点时间去消化

既来之,则安之,肾病患者需要学会与“肾病”和平相处。确诊后,出现否认、恐惧、愤怒或抑郁等情绪都是完全正常的,给自己时间去消化,获得支持,坦诚交流,建立支持网络。在医师的指导下,疾病得到稳定控制是常态,生活轨迹可以回归。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