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乔靖芳)“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占到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量的1/4,是全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印度第二,第三是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光伟说。
现状:
超1亿糖尿病患者,3亿“后备军”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在1986年时不到1%,而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个数据已经达到了12%左右。”李光伟教授感慨,不光糖尿病患者多,糖尿病的“后备军”也很多,如果说中国成年人每10个人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的话,那么每3个人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后备军”,总共有超1亿多糖尿病患者,“后备军”有3亿,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究其原因,李光伟教授认为,主要是两个——老龄化和肥胖。从年龄来说,80岁以上有20%的人有糖尿病,还有20%是糖尿病后备军,加在一起有一半的人有高血糖。肥胖也是糖尿病另一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还跟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糖尿病的几率约为30%,如果父母双方均有糖尿病,则子女患病的概率就会达到60%。
老年人是糖尿病高发人群,近些年的坏消息是中国的糖尿病发病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李光伟教授介绍,以前都是四五十岁才开始得糖尿病,而现在中国的糖尿病发病曲线高峰前移到了35岁。他们的糖尿病病程会更长,危害更大。因此,李光伟教授建议,预防糖尿病应该从儿童开始,并把重点放在中青年。
危害:
既遭烂脚失明心梗脑卒中的罪,还得花不少钱
“得了糖尿病,不仅遭罪,还花钱。”李光伟教授说,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很大,从头到脚,除了头发,心、脑、肾、脚等都可能受影响。得糖尿病的最初几年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一旦过了8年、10年,就开始出现各种并发症,过20年,心梗、脑梗、眼睛失明和肾衰等问题都有可能随之而来,生活质量非常低。
糖尿病患者太痛苦了!李光伟教授举例,有些糖尿病患者的脚会烂一个大窟窿,脚指头一个个坏死,最后不得不截肢,而且糖尿病患者截肢后能活3年及以上的人只有一半。李光伟教授还遇到过一位糖尿病患者,晚上睡觉身体必须一丝不挂,被子也没法盖,因为棉被的纤维碰到身体就会痛难忍疼,全身没有一处是舒服的。
不仅患者本人难受,家人也跟着遭罪,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负担也很重。李光伟教授说,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花费占整个医疗费用的12.5%,如果有了并发症,治疗的花费会更多,健康账和经济账都要算。
干预:
健康生活方式“500111”,保持健康体重
“如果糖尿病前期不进行干预的话,23年内有93%的人变成糖尿病,44%的人有心梗、脑梗,还有17%的人眼睛坏了,33%离开了人世。但如果把这些人早点管起来,预防糖尿病的效果就会非常好。”李光伟教授说,预防糖尿病,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持健康体重。
李光伟教授是“大庆糖尿病20-30年前瞻性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之一,其20年研究结果证明:6年生活方式可在20年间减少糖尿病发生43%,并减少严重视网膜病变47%,主要成果发表于世界顶级杂志《柳叶刀》。
李光伟教授表示,生活方式的干预不仅有效,而且花费少。具体如何干预?他总结了一个简单的“500111”模式:“5”就是一周运动5天,每天至少半小时;两个“0”分别指晚饭后不再吃东西、不喝甜饮料;三个“1”分别指胖人每天至少要减1两粮食,每天要吃1斤蔬菜、每周外出吃饭次数不超过1次。
胖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升高,保持健康体重极为重要。李光伟教授说,标准体重公斤数按照身高的厘米数-105来算,超过标准体重的10%就是超重,超过20%就是肥胖。从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来说,21-23是最理想的范围,BMI超过25就要减重了。欧洲研究证明新诊断的糖尿病人若能主动减少10公斤体重,60%的人可以回归正常。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有五个要点,也就是“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检测。
“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意识和自我管理很重要,相信随着患者知晓率、诊断率的提高,糖尿病患者会有更多获益。这些年,默克也在探索数字化医疗服务方面不断延伸和拓展,联手合作伙伴,逐步满足糖尿病等慢病患者的线上问诊、续方购药等需求。同时默克还积极布局全渠道营销,不断扩大现有糖尿病治疗药物在更深更广市场上的可及性,造福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庭。”默克中国普药及内分泌事业部心血管与糖尿病产品组高级市场总监吴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