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
寿成珉,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主任医师
杨淑芳,泰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张春玲,平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王志宏,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
钟绍,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兼营养科)科主任
张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陆泽元,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毕艳,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侯为开,齐鲁医院主任医师
孟昱,天津市黄河道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陆颖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王瑶,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李洪梅,应急总医院(原煤炭总医院)大内科及内分泌科主任
赵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这让许多糖友感到颇为担忧:浏览报道,发现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查看家中的配药,之前配的药已所剩无几,对到底要不要去医院感到无措。
对此,各位糖友切莫着急。国内知名糖尿病大咖们急糖友之所急,从新冠肺炎与糖尿的关系、配药与复查和居家护理三个方面提供权威解答:
新冠肺炎与糖尿病的关系
疫惑一:哪些是新冠肺炎的易感染人群?
由于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因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群和伴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高危人群。
疫惑二:那糖友真的更容易得新冠肺炎吗?
是的。由于糖友们普遍机体免疫力低下,因此更容易被病毒攻击。根据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1月2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此次新冠肺炎患者中,有一半病例患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疫惑三:如果疑似得了新冠肺炎,但目前症状轻微,该怎么办?
莫慌!可先在家密切观察,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咨询医生。如在发病前14天内,曾前往疫情高发地,或接触过来自疫区的患者,应及时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一旦症状加重应务必立即就医。
对于配药与复查,医生建议糖友在疫情期间,由于糖尿病患者易感,如果病情稳定,尽量不去综合医院,以“就近”为第一原则,从而减少路途中带来的风险。患者可凭借医生处方,就近前往离家近的药店开具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更多建议如下:
配药与复查
疫惑四:药要吃完了,去哪里配?
疫情期间,“就近”是第一原则,从而减少路途中的暴露时间和感染风险。建议患者可按照如下步骤来:
开具处方:原有处方续方、或网上医院问诊拿到处方
就近药店买药:前往离家近的药店或有资质的网上药店,开具足量、足疗程的药物
如果实在需要前往医院复诊,建议就近前往能满足需求的、门诊量较小的非疫情定点医院或社区医院。必要时再前往综合医院就诊。根据国家医保局通知,疫情期间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对于慢性病患者,经医生评估可将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减少配药次数。
疫惑五:买不到以前医生开的那个牌子的药物,能换药么?
原则上,同样化学成分、其他牌子的药物也可以,但要注意剂量是否相同。在替换过程中(特别是早期阶段),应密切注意血糖波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如果药店仅有同类的其他成分药物或其他类别的药物,考虑到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有差异,建议在专业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更换。
疫惑六:药快吃完了,不敢去医院怕感染。在家能停药吗?
糖友切记:药不能随意停用!务必按时按量服用。保证血糖平稳长期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是糖尿病患者的头等大事。因此,坚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定期检测血糖都非常有必要。
无合并症的糖友:
测量时间 | 理想血糖范围 |
空腹血糖 | 4.4-7.0mmol/L |
非空腹血糖 | <10mmol//L |
有多种合并症或高龄的糖友可适当放宽控制范围。
疫惑七:在家血糖检测结果不理想,要去看医生吗?
首先,请确认结果不理想是否和饮食控制不佳、运动量减少、药物治疗不规范有关。如无关,可先线上咨询医生,必要时再去医院就诊。如有关,建议先调整饮食、增加室内活动量。另外,如无特殊情况,不建议糖友自行停药或擅自改变用药方案。
疫惑八:之前和医生约好了糖化复查,现在能推迟复查时间吗?
如果血糖控制平稳,建议等疫情结束后再复查,避免交叉感染。如果血糖不达标且波动较大,建议通过线上问诊向医生反馈监测结果。
疫惑九:出现哪些症状的时候,需要去医院?
当血糖波动较大,且伴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甚至还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等症状时,需警惕痛症酸中毒的发生,建议立即前往医院。
前往医院时,务必做好防护措施,同时注意尽可能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
居家生活的注意事项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总运动量尽量跟之前的保持大概一致,可维持血糖稳定。根据《中国糖尿病运动指南》,推荐室内有氧运动有:跳舞、打太极拳、徒手体操、带哑铃、跑步机、固定自行车等。每周频率至少3次、 每次不低于20分钟,原则上遵循由少至多、 由轻至重、由少至多、有周期性。
不同运动对血糖影响也不同,因此要在运动前后加强血糖监测,搞清楚血糖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保健品能否降低感染,目前还没有相关数据支持。
拒绝野味活禽,尽量清淡饮食,养成定时、定量的良好进餐习惯。推荐食物:全麦面条、魔芋、蔬菜、鱼、肉、蛋、奶等。
规律作息,保持愉悦
不熬夜、不过劳,保持良好睡眠和合理的作息规律。
最后,请糖友们务必牢记:药不能停,坚持服用保稳定;窗要多开,通风同时别着凉;防护做好,口罩洗手不能忘;规律生活,合理营养,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