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赵萌萌)“老中医”、“在线坐诊”,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关怀备至,有问必答。你绝对想不到微信那头的医生,只是拿着“剧本”的骗子,他们高价推销的“祖传秘方”实际只是普通的廉价保健品。
警方在河北廊坊端掉了一个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查获涉案金额80余万。经查,嫌疑人把真正老中医会用到的专业术语记在本子上照着读,诱骗了来自全国各地2500多名“糖友”。目前,诈骗团伙中9人被江苏海安警方刑事拘留,3人被取保候审。
据了解,案发是因为江苏海安一位“糖友”的报警,他在网上买了2000多元治疗糖尿病的药,结果病没好转,身体反而出现了其他不适的症状。该团伙诈骗过程中,会按照话术,根据不同的情景,采用不同的“剧本”诱骗受害人。为了让患者放松警惕,该公司包装出来的“名中医”的身份语气与患者对话,并在线开出药方。
办案民警介绍,这些销售员冒充老中医在网络坐诊时,向每一个患者承诺,会针对对方病情单独配药,让患者心甘情愿地支付高价药费,但实际上所有的患者收到的都是一样的假药。
其实,这些人的医学知识储备甚至还不如一名普通的患者。“比如说客户出现不良症状或者其他反应,他们也会自己去网上搜索,搜索到一些回答,直接复制粘贴发给客户……”
到底如何甄别真假的老中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几点。
中医初诊时不会一次开太长时间的药,会根据患者变化不断地调整治病方案,如果首诊就开两三个月的药,或者直接邮寄药,要警惕他是不是骗子。
识别真假中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夸大疗效,敢说自己能根治某种病的大夫都要敬而远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在对疾病进行着探索,未知的领域非常多。即使感冒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小病,都不敢说十拿九稳。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观察病人的身体情况,才能辨证论治、理法方药,首诊最好要见到病人本人,有时候病人不方便来医院的,病人家属也可以给病人拍摄视频,看眼睛、面色、舌苔等等变化,通过这些来帮助诊治。
陈燕清提醒,就医请到正规医院诊断治疗,对于网上所谓的“专家”、“名医”,要学会鉴别,选择正规渠道的医务人员,以免上当受骗。
(责编:韦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