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长发育 > 热点 > 正文

孩子长期戴耳机 耳朵里竟会长出这种“毛”

2020-05-08 09:37:54来源:|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春夏交替季节,气温逐渐升高,加之空气潮湿,真菌很容易繁殖。

一个10岁男孩在北京顺义妇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室检查时,医生发现他外耳道内竟然有一片 “黑色森林”,原来男孩的耳朵里长了绒毛状真菌丝团!

仔细一问,原来这些霉菌的来源,竟与他“长期佩戴入耳式耳机”有关!这个孩子因长期佩戴入耳式耳机,导致外耳道内长时间潮热不通风,加之孩子又喜欢反复掏耳朵,导致外耳道真菌病发生。

医生提醒,这样的病例近期不在少数,尤其到了春夏交替季节,气温逐渐升高,加之空气潮湿,温暖的天气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更加便利条件。

外耳道真菌病是什么病?

外耳道真菌病又称耳真菌病,是外耳道皮肤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多数认为系由真菌感染所致,常合并细菌感染。

外耳道真菌病的病因是什么?

1.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增加,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此病好发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而潮湿的季节多见。长时间佩戴入耳式耳机,造成外耳道内局部环境潮热度增加。

2.耵聍缺乏:耵聍呈微酸性,耵聍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缺乏耵聍有利于真菌的繁殖。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易合并真菌感染。

4.挖耳造成的损伤。频繁掏耳,掏耳的工具不洁。

外耳道真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1.早期可无症状,多在体检中偶然发现。

2.真菌侵入上皮后可出现耳内痒、不适、闷胀感。

3.真菌丝和外耳道的脱落上皮等组成痂皮阻塞外耳道,甚至与鼓膜接触时,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

4.真菌合并细菌感染加重时,出现明显的耳痛。

外耳道真菌病怎么治疗?

1.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清洗真菌团块及痂皮。

2.涂抹抗真菌药物:如达克宁霜等。

3.重症患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4.合并细菌感染严重者合并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外耳道真菌病该如何进行预防?

1.要保持外耳道内的通风干燥。

2.要减少佩戴入耳式耳机的时间,防止外耳道内进水。当外耳道进水时,尽量快清理,但切忌用棉签清理,棉签会将外耳道内的耵聍推入更深,导致外耳道内深部存积大量的湿润耵聍,从而促进了霉菌的生长。

3. 戒除挖耳习惯。在保持外耳道干燥同时,减少掏耳频次,注意掏耳的工具的洁净,不要用不干净的工具进行掏耳,不要与他人共用掏耳工具。

外耳道真菌病一般在药物治疗后三周即可治愈。开头提到的小患者经三周的药物治疗后,终于治愈,患者的听力也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这不是治疗的终结,大部分外耳道真菌病很易复发,所以平常生活中我们要更加注意预防。(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吴宇华)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