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网端记者 尹薇)肺癌慢阻肺在一辆车上就可以检查了!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停着一辆特别的车辆,这辆车配备了一台16排32层的车载低剂量螺旋CT和一台进口的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上车的人可以随时通过仪器进行胸部检查,显示胸部创伤、感染性病变、肿瘤等胸部病变情况。
停在一侧的双肺筛查车。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筛查车全车覆盖5G网络,能够实现专家远程读片,配合智能AI读片技术、远程医疗系统、影像云系统等设备,能快速传送影像数据到影像云,实现快速、精准检测肺癌风险,在远程快速给出检测报告和初步诊疗意见。
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一线医生可以根据肺功能仪对患者呼吸康复状况进行实时远程管理,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高效的康复训练指导,实现医患云联动。
11月25日,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上海市医师协会呼吸内科医师分会主办的“华东肺部健康公益行——2020双肺筛查项目”启动仪式举行。项目旨在通过对基层群众和相关高危人群开展双肺——肺癌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筛查及义诊,远程定点帮扶,疾病科普等公益项目切实帮助到广大患者和基层医疗机构,减轻个人和社会的疾病负担,并推动完善华东地区的双肺筛查体系。本次活动也得到了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部支持。
“通过早筛实现早期肺癌的发现,对提高肺癌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至关重要。11月是肺癌关注月,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帮助老百姓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肺癌防治观念。”上海市医师协会呼吸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书记瞿介明介绍,“年龄超过45岁、烟龄超过20年、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超过400,有肿瘤家族史、生活在重度空气污染地区或有着长期特定职业暴露的人群属于肺癌高危人群,这类人群需要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及时了解肺部健康状态。
瞿介明补充到,此外,除去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环境和职业暴露等共同高危因素外,慢阻肺高危人群还包括患有某些特定呼吸系统疾病或存在既往疾病史、直系亲属中有慢阻肺家族史的人群。“我建议慢阻肺高危人群在做常规体检时都应该普查肺功能。”
而慢阻肺最大的危害就是急性发作,每急性发作一次,肺功能便急剧下降。因此,加强其早期筛查、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据悉,此次公益行动正是以上文中的双肺筛查车作为实现载体,随着车的移动,共可覆盖华东区域19个地市和60家医院,计划完成10, 000人次的筛查。项目前期已在浙江、福建部分地区试运行。启动会后,拥有丰富经验的医学专家团队将随车在上海、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内正式开展公益筛查和义诊活动,预计于2021年1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