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张宇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副主任
专家擅长:心肌病的精准治疗和不同病因心力衰竭的规范诊疗,以及肿瘤性心脏病、心脏淀粉样变、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治。
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终末阶段,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等都会导致心脏功能的异常。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病率,心衰的发病率是1.3%,估计有890万的中国的35岁以上的成人可能患有心衰,全球的数据大概是6000万,我们中国可能就占了近1/6。
这六类人是心衰的高危人群
第一类:高血压患者
接近40%~50%的心衰可能会由于高血压所导致的。
第二类:冠心病患者
由于冠状动脉的疾病,导致心肌的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的坏死,最终导致心脏功能的异常,也会占40%~50%的比例。
第三类:糖尿病患者
30%的心衰的患者可能会合并有糖尿病,一旦二者相并存,那会使心衰的整体死亡率增加2~4倍。
第四类:心肌病患者
包括一些特别年轻的患者,心衰病人可能由于各种类型心肌病导致。
第五类:肿瘤患者
肿瘤性患者,在化疗或放疗以及靶向治疗中,这些药物对心肌有损伤导致心脏功能异常。
第六类:肥胖、嗜酒
酒精的饮用率大于每天40和80克,分别按照女性和男性,可能就会导致酒精性的心肌病。
学会识别心衰早期信号
1)胸闷:感到气不够用,晚上躺下后会引起咳嗽,不能平卧。
2)体力下降:平时能够爬两层楼,没有症状,现在爬一层楼就会有症状。
3)水肿:下肢低垂部位的水肿。
心衰可防也可治
关注糖尿病、高血压所带来的对心脑肾的一些副作用,需要一些药物作为一级预防。目前随着很多的有效的药物的临床应用,心衰是可防可治的。30%的患者,如果非常规范的治疗,可能会达到部分的或者完全的心脏功能的恢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