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8月01日> 总第1429期 > 13 > 新闻内容
别做手机爸爸和电视妈妈
心理咨询师 吴在天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1日  查看次数:  

  心理咨询师  吴在天

  最近有位小朋友在作文里面写道:“爸爸,我一直想对您说和我玩一会。你只会玩手机,玩完手机就看电视,我真的非常生气,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虽然言语稚嫩,却直指人心。

  那位小朋友的作文之所以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切身体会。

  有位妈妈分享,当孩子对她说:“妈妈,陪我玩会儿吧!”自己却总是拿着玩具搪塞孩子:“宝贝乖,自己玩会儿吧,妈妈有事。”而所谓的事,无非就是刷刷微信看看朋友圈!

  而每次看到孩子拿起自己的手机玩的时候,又会呵斥孩子。如果孩子不情愿,自己还会长篇大论,以保护视力等各种理由来教育孩子。

  再看看这篇小朋友的作文,才反思自己,孩子玩手机到底是受到了谁的影响?我们怪孩子沉迷手机电视,同时,我们又切断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与陪伴,间接把孩子推给了手机电视。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先得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如果你想让孩子对某方面产生兴趣爱好的话,最好用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引起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热情。而最能引起孩子对做某事有热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你自己本身也对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能够对阅读发生兴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并不在于你给孩子买了多少书,而是你和孩子一起看了多少书,你陪伴孩子一起去感受了书籍里面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彼此情感流动而产生的快乐。

  有父母的陪伴和情感的滋养,孩子对依恋的需求自然会得到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会因此得到培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