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科的康复护理上,家属存有不少护理的误区。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后的治疗只是个开端,康复才是根本。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护士丘雪梅特别提醒,有三个道具别忽视了。
关键道具:小凳子
据临床观察,老年人骨折和再次骨折易发生在晚上起床上厕所与早晨起床之时,因为老人的机体平衡力差,刚睡醒时睡眼惺忪,易发生跌倒事故。建议老人起床别太急,先坐起来,让肌肉慢慢恢复协调力,再站起来。
房内最好装盏光线柔和的壁灯,方便在老人夜间行走,而不“摸瞎”,避免跌倒形成再次骨折。
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厨房和洗手间里最好装个扶手,帮助维持身体平衡。
在冲凉、穿裤子、换鞋这些有“单脚操作”,考验平衡能力的时刻,最好准备个凳子让骨折者坐上去慢慢来。
关键道具:水垫
骨折康复早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有的骨折患者采取打石膏、牵引等保守治疗方法,卧床时间更长,这就得防压疮。患者如果固定躺着、坐着一个体位超过两小时,家属就得协助他更换体位,以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造成压疮。还可以在患者骨突部位放置水垫,减少身体与床面的压力。
关键道具:火龙果
骨折了如厕更成了异常麻烦的事,便秘、泌尿道感染是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得不防。
老年人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便秘时不得不屏气用力排便,不仅增加再次骨折的风险,如厕时中风发作也常见。
推荐吃火龙果,糖分少,符合糖尿病老人控制血糖的需要,又是通便佳品。家属也要督促患者定期排便,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后半小时上厕所蹲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