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9月10日> 总第1633期 > 06 > 新闻内容
你用错了一万小时定律
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 田宏杰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0日  查看次数:  
  你用错了
  一万小时定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 田宏杰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是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1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万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按“1万小时定律”来看,只要在一件事情上大量练习就能够取得好成绩。可为什么有人练很久依然不出成绩?你可能用错了!
  “1万小时理论”背后的科学依据,其实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里克森提出的“刻意练习”,就是有目的的大量练习。
  刻意练习要有明确目标 要知道你到底想做到什么,才能知道你如何能够做到。如果你让孩子参加辅导班目的只是为了“别人上了我也得上”,会发现那样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逐中。
  刻意练习要走出舒适区 目标明确之后,我们就要带孩子学会走出舒适区。比如背单词,孩子以前一周只要背十个单词就够了。你突然跟他说一周要背40个,他会感觉很难。你可以帮他过渡,这40个里哪些是已经会的,哪些不会,不会的前三天先不背只读,慢慢他就能接受这个挑战。
  刻意练习要有反馈 企业里经常要号召大家复盘,一周下来具体盘点下这周哪里做得成功,下周我们怎么保持?哪做得不好,下周怎么调整。刻意练习也一样。要问自己:对的对在哪?错的错在哪?下次可以怎么改?
  对于成功者来说,不管练习的过程枯燥与否,有趣与否,他们都必将付出远远超出常人的代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