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 温长·
俗语:先下米的先吃饭
释义:谁先把米下到煮饭的锅里,谁的饭就先煮熟,他就可以先吃饭了。比喻事情要早成就得早办,早动手才能早受益。也有用作“先炊者先餐”的。
医学意义:米,来源于稻,故又有“稻米”的混称。我国出产稻米的历史至少在5000年以上,是世界上稻米的原产国之一。在孔子的《论语》中,它是以“五谷”(稻、稷、菽、麦、黍)之首的λ置出现的,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一优势的地λ。《黄帝内经》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原则,更确立了我们这个东方大民族以稻米为主食的基本生活方式。
中医学素有药食并重的原则,稻米作为食物的主要代表,自然就是治病的药物了。它有补中益气、长肌肉、生津液、壮筋骨、除烦渴、止痢疾等功能,被广泛运用于对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古方中用稻米的,如《圣济总¼》中治霍乱狂闷的竹沥饮、《三因方》中治三消渴利的÷花汤等。“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δ尝一拘。少阴证,桃花汤ÿ加,取甘以补正气也;竹叶石膏汤频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汤以入手少阴,亦同甘草用者,取甘以缓之,使不速于下尔。”(《本草蒙筌》)
稻米的全体都作药用,稻草、稻草根须(入药称“糯米根须”)、稻草芽(入药称“谷芽”)、稻草â、淘米水(入药称“米泔水”)、米油等都有相关的治疗作用,不少中医典籍中都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