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9月20日> 总第1347期 > 04 > 新闻内容
关注:仿瓷餐具是夺命碗?
食品工程博士 云无心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0日  查看次数:  
   关注理由:朋友圈里疯传,一名1岁多的孩子被确诊为淋巴性细胞白血病,父母双方并无白血病遗传病史,怀疑和吃饭所用的仿瓷碗有关。

  (食品工程博士 云无心)“仿瓷餐具”其实是一个俗称,这种材料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而来的高分子聚合材料,通常称为“密胺树脂”。

  跟其他高分子聚合材料一样,密胺树脂也存在小分子化学成分迁移出来的可能。据检测,密胺树脂中可能迁移出来的三聚氰胺很少,距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安全标准还很遥远,并不值得担心。而甲醛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国标对于仿瓷餐具的甲醛迁出量有明确规范。虽然甲醛不得添加到食物中,但它天然存在于果蔬、鱼类、甲壳类食物中,其中往往有每公斤几毫克到几十毫克的甲醛,最高的甚至可达几百毫克。由仿瓷餐具迁移至食物的甲醛,达到这种量的机会几乎不存在。也就是说,仿瓷餐具设定的甲醛迁移量标准,是出于“谨慎的保护”,而并非“超标了就会致癌”。新闻中将得白血病归结于仿瓷碗,并不具科学合理性。

  密胺树脂比较贵,所以合格的仿瓷餐具并不便宜。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另类仿瓷餐具。一类是使用脲醛树脂,它的甲醛迁出率很高,不允许用来制作餐具;还有一类是使用了其他填料的密胺粉,有A1、A3和A5等分类。其中A1只含30%的密胺树脂,A3也只含有70%,用它们制作的仿瓷餐具,在外观上能乱真,但甲醛迁移率不符合国标标准。A5用100%的密胺树脂,才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于迁出率的要求。

  温馨提示:仿瓷餐具只用于盛装一般食物,不宜存放热油或酸性强的饮料,不能用于局部高温的微波炉或烤箱中使用,更不能放在火上直接加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