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心理效应, 即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心理,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这种心理效应现象,正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游平平静静,而遇到了某一峡谷即会一泻千里。 很多人都有过被别人的“无心之言”刺伤的经历,如果你心胸开阔,很可能在愤恨不快后原谅了对方,但却无法再喜欢上他。而如果你心胸狭窄,则很可能为他这一句话耿耿于怀一辈子。这种旁人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却弄得你如此“不得意”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瀑布心理效应”。
这着实应了一句古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明明只是无心地说了一句话,却“有意”地伤害到了别人。轻则引起对方的反感,重则给自己引来灾祸。因此,当你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就需要谨言慎行,注意分寸。
会说话是一门艺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反应,反应效果如何就要靠自己把握。掌握好语言的分寸,你和对方的交往氛围将会保持和谐愉快,有助于感情的升温。
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老人或长辈的语气对小孩子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有失尊重的。
不要让自己过于兴奋。在社交场合,我们提倡的待人接物方式以热情温和为佳,态度保持宠辱不惊,切勿太过兴奋,以至于口不择言,伤害他人。
注意语言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域存在不同的文化差异,在某些人看来是很平常的说话方式却很可能会影响到对方的情绪。因此,建议你在社交场合,最好仔细思量,用普通话和对方交流。
善意很重要。所谓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握好这个分寸,那么,你也就掌握了礼貌说话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