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3月11日> 总第1296期 > 07 > 新闻内容
总遭人挤兑 可能缺乏安全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余金龙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1日  查看次数:  
  在一个单位,总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位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员工总是怀疑某同事背后挤兑他,讲他坏话,刚开始那位同事并没有这样对他,但久而久之,就渐渐真的在背后讲他如何不好了,搞到公司的人都不理他。
这得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的投射性认同来解释,这是一个潜意识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较低级的心理防御机制。当然,这种诱导和被诱导都不是有意的,是通过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互动。
讲到这里有些人不是很明白,不妨,再看个例子。
一位缺乏信任能力的母亲,总是不能信任自己的孩子,随时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会出事、会搞出一些安全问题来,这实际上就是母亲把自己内心的不信任感潜意识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变成了孩子现实层面的不可信任、不安全和需要帮助,所以她会很紧张孩子,会监督或过度保护孩子。
孩子潜意识为了“讨好”和“配合”自己的这位母亲,就经常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这个危险可以是经常生病,或者经常出现意外事故,也可以是经常跟同学打架,还可以是逃学、厌食、吸毒或网瘾等,反正就是让你觉得母亲对他的不信任、对他的担心和保护是绝对正确的。
同样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夫妻之间,开始妻子不信任丈夫,随后丈夫就渐渐真的做了很多让她没法信任的事。
在我们临床上,经常见到这种母子之间或夫妻之间天衣无缝的配合,有人称之为家庭舞步。这种互动模式不易动摇,因为这种模式通常是来自患者童年时跟他父母的互动,都已经反复练习多年了,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