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11月20日> 总第1171期 > 18 > 新闻内容
关于胰岛素的四个正确答案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0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
这是胰岛素故事的最后一期,之前我们回顾了胰岛素的发展历程,邀请专家讲解了哪种胰岛素适合中国的“糖友”,以及如何走出低血糖的误区。最后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看看大家对胰岛素的认识有没有更新换代。准备好了吗?开始答题吧!(请先自觉地遮住答案部分噢!)

  专家简介:王德惠,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第一、二届中医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二、三届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问题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胰岛素取代动物胰岛素,开启了胰岛素发展的新时代。请问,“人胰岛素”是从人体中获得的吗?

  答:不是。“人胰岛素”不是从人体中获得的。

  它的准确名称应该叫做“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是继第一代动物胰岛素之后的第二代胰岛素,采用生物重组技术生产出人胰岛素制剂,因与人体自身分泌胰岛素的结构相同而得名。与第一代动物胰岛素相比,人胰岛素制剂的过敏、耐药和注射部位局部不良反应显著减少,降糖效果也更好。但是还存在低血糖风险高、需要餐前30分钟注射等不足之处。

  问题二: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哪一个更像人自身的胰岛素分泌?

  答: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是第三代胰岛素。因为第二代胰岛素——人胰岛素制剂皮下注射后,不能直接进入血液,有延迟过程,不能跟人体自身分泌胰岛素一样分泌后迅速起效,所以需要在餐前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应运而生。胰岛素类似物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改变了人胰岛素的细微结构,制作出速效、长效等不同特征的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以临餐注射,不需要提前30分钟。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天一次注射就能平稳控制空腹血糖。将速效、中效两种胰岛素以一定比例重新组合,制作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相比第二代人胰岛素、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可以更好地模仿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特点,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整体降糖效果更好。

  问题三:使用胰岛素会发生低血糖吗?

  答: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药物,应用不当可能会诱发低血糖,但不能因此怪罪胰岛素。

  引起低血糖的因素很多,活动量增加、进食量减少、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药物使用不当等都可能导致低血糖。

  在用药时,如血糖低于3.9mmol/L,就被认为是低血糖,所以糖友治疗过程中要配合血糖监测。

  最重要的是了解预防低血糖的有效措施:定期看医生,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好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外出或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含糖的食品;限制饮酒,尤其不能空腹饮酒;使用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这些都可以帮助糖友降低低血糖风险。

  问题四:哪一种胰岛素可以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答: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是将速效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预混制作出来的。这类胰岛素具有“双时相”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更安全。不需要餐前30分钟注射,临餐注射即可,更便利。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新诊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过80%存在餐后血糖升高。所以,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是中国糖友开始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