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克豆腐干含钙308毫克,所含卵磷脂能降胆固醇
整粒的熟大豆中蛋白质消化率仅为65.3%,而且容易引起腹胀。但将其加工成豆制品后,消化率可达80%以上(豆浆为84.9%,豆腐可达92%~96%)。此外,黄豆在加工成各种豆制品后,虽要加入几倍的水,但钙含量未见降低,而且还诞生出了“高钙王”——豆腐干。
黄豆本身钙含量不高(191毫克/100克),且含较多植酸,钙的吸收利用率较低。但把黄豆加工成豆腐干后,钙的含量就达到308毫克/100克,且因加工过程中草酸含量减少,钙的吸收利用率更高。另外,素鸡和千张的钙含量都达到了300毫克/100克以上,也属高钙豆制品。
豆腐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其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豆腐皮和腐竹的蛋白含量和牛肉干相当
豆腐干虽然是高钙王,但其蛋白质的含量却远远不及豆腐皮和腐竹(见下表),每100克豆腐皮和腐竹的蛋白质含量都高达44.6克,和牛肉干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当。而且,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于人体需要,更容易消化、吸收。
正常的豆腐皮有股豆制品清香味,颜色微黄,有光泽。但提醒大家注意,豆腐皮浸泡后仍有韧性,水质略淡,但如果水明显偏黄或偏绿,可能添加了色素等成分,最好不要食用。
另外,现在还有一些新式豆制品如豆泡、烤麸等,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它们都有疏松的孔洞,在与其他食物烹饪时,容易渗入汤汁,口感很不错。但要注意,烤麸的钠含量相对较高,食用时要适量,另外要减少烹调盐的用量。
发酵豆制品富含植物性食物中少有的VB12
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腐竹等未经过发酵,统称为非发酵豆制品,而豆豉、豆腐乳等,是以大豆为主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被称为发酵豆制品。
与非发酵豆制品相比,腐乳、豆豉等有一个很大的营养优势——B族维生素含量增加,尤其是VB2、VB12含量增多。
大豆在发酵过程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大量的VB2和VB12。VB2在日常膳食容易缺乏,会导致口腔溃疡、唇炎、角膜炎等,动物肝脏中含量最高,发酵豆制品其次,平时要适当吃一些。
而VB12很少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长期缺乏易引起恶性贫血(长期素食者应注意)。发酵豆制品普遍含有VB12,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如100克天贝中含有VB12是每日最低需要量的2.6倍)。要注意,腐乳等在发酵中加入了大量盐,要控制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