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麦、燕麦、糙米等都属于“全谷物食品”,适当科学食用,对控糖、控脂都有帮助。现在超市中充斥着各种“全麦食品”,饼干、面包、甜品,样样都有,但很多名不副实,多吃反倒对健康不利。
加麦粒添色素冒充全麦面包
很多人将“全麦食品”视为健康食品的标签,但什么才是真的全麦食品,他们却了解甚少。
全麦食品属于全谷物食品中的一种,后者通常指没有去掉麸皮的谷物磨成粉做成的食物,包括糙米、燕麦片、全麦面包等。2011年美国农业部(USDA)的健康饮食指南中建议,每天食用的谷物中一半要是全谷物。而全麦要含有胚芽、胚乳、麸皮三部分,其制作的食品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更易氧化变质,不容易保存,而且,纯全麦制品口感粗糙,颜色发黑。
与口感绵软的“白面包”相比,全麦面包是种“褐面包”,质地硬,吃起来糙。但超市中很多全麦面包的主料却是“小麦粉”(可查看配料表),只添加部分全麦粒,为的是让顾客看见里面的麸皮颗粒,配料表中也未标注全麦粉含量。另外,因全麦粉含量少,有的呈现淡黄色甚至白色,有的厂家甚至会添加焦糖色素,以此来给面包上色。
一袋全麦饼干1/3都是脂肪
我们吃的大多为“添加式全麦面包”,并非真正的粗杂粮,也起不到相应的健康效果。而对于形形色色的全麦饼干,其中的问题更多。其全麦含量多少暂且不说,有些产品为了改善其口感,饱和脂肪、糖及淀粉都不少,并不是所谓的健康零食。
在超市中看到一款“全麦饼干”,虽然配料表中有“麦麸”成分,但能量、脂肪含量高,其中脂肪含量为22克/百克,比全天推荐摄入量的1/3还多。有些“五谷饼干”中虽有麦麸、大麦粉、玉米粉、薏米粉等成分,同样,能量和脂肪含量过高。若当做健康零食长期大量地吃,对控制脂肪和糖摄入、保持适宜体重很不利。
链接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王 静
粗杂粮对预防慢性病有益,适当食用非常好,尤其是老年人,每天吃二两,可减少若干慢性病的发病风险。粗杂粮加工后的食品可适当食用,但各种天然粗杂粮才是对健康有益的主力。什么才是粗杂粮,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下面就认识一下常吃的品种(如表)。
建议在家里备个杂粮库,将各种杂粮、杂豆盛放在干净的饮料瓶中(平时准备20多个品种),每次熬粥时至少放8种,烹煮熟烂,适量食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做到食物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