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2月10日> 总第801期 > 06 > 新闻内容
吸烟误区揭秘站4
张 静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0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有些烟民认为吸烟有一系列好处,甚至认为烟龄长的人不适宜戒烟。其实,这些都是尼古丁在“作怪”。
  问:吸烟可以提神、提高记忆力,有助于加速大脑的思考,找到灵感吗?
  答:
烟草中主要的物质之一是尼古丁,它是作用于脑内特异性受体的一种成瘾性物质。吸入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只需7.5秒就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者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但是,尼古丁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美好的感觉,转瞬即逝。同时,尼古丁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很短,当尼古丁低于吸烟者机体所需的水平时,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通过吸烟补充尼古丁。长此以往,由于尼古丁对中枢神经的作用,为了达到相同的兴奋效果,必须使用更大的剂量,所以吸烟者的吸烟量在不断地增加。反复使用烟草,并不是为了追求美好的感觉,只是为了减少尼古丁浓度下降引发的不适。
  问:烟龄长、吸烟量大的人不宜戒烟,戒烟后会身体不适,咳嗽、痰多、萎靡、失眠、烦躁吗?
  答:
吸烟者戒烟后,血液中尼古丁浓度降低,加上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原因,尝试戒烟者可能会诉说由于停止吸烟,他们出现的种种不适,如渴望吸烟、烦躁不安、抑郁、紧张、易怒、萎靡不振、注意力不能集中、睡眠障碍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戒断症状群。戒断症状的本质是尼古丁依赖和心理依赖,在戒烟后几小时内即会出现。但症状是暂时的,是人体机能逐渐恢复到不吸烟状态的自身调整的过程,在戒烟后的第1周最为严重,多数在3~4周后逐渐减弱至消失。
  研究显示,吸烟者戒烟后,患各种疾病的危险性都在下降,其中癌症的风险下降最慢,要到十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
  本栏目由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协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