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融媒体报道平台记者 吕霖 毛圆圆) “北京体育比赛厂区坐席区同样禁止吸烟”、“上海2016年底关闭了机场吸烟室”,在第四届海峡两岸控烟与肺癌防治研讨会学术交流环节,专家学者对戒烟行动与控烟措施进行了讨论。
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及戒烟中心主任肖丹教授:尼古丁进入人体之后,10秒钟就可以作用于大脑相应的成瘾中枢。不吸烟者和吸烟者的大脑是不一样的,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改变吸烟者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轻中年的吸烟者,大脑皮质灰质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一些烟民会提前大脑萎缩、提前变老。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它列入了疾病分类。成功戒烟的关键是鼓励烟民不断进行戒烟尝试,让他们知道,复吸并不是失败,这是控制烟瘾慢病的一个过程。
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北京工人体育场是国安的主场,有很多的球迷存在误区,认为露天的地方是可以吸烟的。但实际上北京市的控制吸烟条例明确地规定,体育比赛厂区坐席区是禁止吸烟的,即便是在室外。
当时的投诉举报被曝光以后,工人体育场马上行动起来,他们在所有的大屏幕上播放禁止吸烟的动漫片和标语、口号,我们还赠送了30个语言提示器,安装在厕所里,控烟志愿者也派了40人的队伍进驻了每一次的赛场,卫生监督员现场执法进行处罚。在这样的努力下,工体吸烟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中国控制吸烟协会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杰:有些城市会在公共场所为吸烟人群设置吸烟室,但吸烟室并不能有效保护非吸烟者的健康。2016年在上海机场吸烟室门口、屋里测PM2.5,浓度都非常高。根据这个结果,上海2016年底关闭了机场的吸烟室。吸烟室并不能有效防止烟草烟雾危害,而且还会增加执法成本,执法也很有难度。
(责任编辑:杨丽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