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医院应设立姑息治疗科室

2018-03-05 11:28:11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3月4日,在2018第十届“声音·责任”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羚锐集团熊维政建议,在医疗机构中设立姑息治疗科目或科室,并配置专业姑息治疗医务人员。

(健康时报记者 杨丽萍)3月4日,在2018第十届“声音·责任”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羚锐集团熊维政建议,在医疗机构中设立姑息治疗科目或科室,并配置专业姑息治疗医务人员。

国家癌症中心于2017年最新发布的《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显示,当前,肿瘤仍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中国癌症发病人数已位居全球第一,癌症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疾病,我国有80%的中晚期患者有疼痛,其中50%的疼痛为中度至重度疼痛。仅有1/3的患者得到一定的有效治疗。”熊维政表示,在我国的肿瘤治疗现状中,我们对抗肿瘤治疗很重视,但极少关注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长期以来“重癌症治疗,轻癌痛治疗”的治疗手段,使得约70%的疼痛患者未接受规范化的镇痛治疗,这给癌症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也极大影响到患者抗肿瘤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熊维政指出,在治疗中晚期癌症患者的过程中,姑息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能够以相对简单和低廉的方式控制癌症的一个措施,也有助于缓解癌痛和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阿片类麻醉镇痛药是姑息治疗中控制疼痛不可缺失的药品。但患者却不能得到“物尽其用”。

对此,熊维政认为主要是由于,一线医务人员缺乏疼痛用药系统教育,癌痛治疗意识薄弱。虽然,目前国家层面法规已经逐渐放开,2017年2月,国家卫计委颁布了《关于印发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的通知》,其中对镇痛阿片类药物使用制定了梯级规范,但我们的一线医务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系统教育,导致政策执行困难重重。

除此之外,熊维政表示,药占比一品双规等限制性要求,也阻碍了麻醉镇痛药的使用率。药占比一品双规等措施,对药品采购的合规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但却也限制了医药对于同质价廉的新上市麻醉镇痛药品的采购。

熊维政指出,疼痛的个体化治疗是治疗的首要原则。药品的多规格对于个体化治疗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熊维政建议:

1、国家加大重视肿瘤姑息治疗的力度,从教学培训和临床实践彻底改变我国肿瘤治疗的现状。

2、取消医院对麻醉镇痛药品一品双规的限制,癌症病人应用中重度麻醉镇痛药不纳入药占比计算。

3、在医疗机构中设立姑息治疗科目或科室,并配置专业姑息治疗医务人员。

(责任编辑:杨丽萍)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