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袁俊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变性病,认知障碍及痴呆,运动障碍相关疾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和精神系统交叉相关疾病,睡眠障碍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专家)、周一下午(特需)、周三上午(特需)、周五上午(专家)
很多人会把精神病和神经病混为一谈,认为它们是一种病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但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是又是密不可分的“双胞胎兄弟”。那么神经病和精神病究竟有什么不同?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是全国最为知名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在2020年初成立了神经内科,与其他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相比,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擅长治疗什么疾病,其医疗特色有哪些?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找到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袁俊亮。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症状应当被重视
门诊现场:
我从十二年前也就是48岁开始右侧肢体出现了抖动症状,平时拿筷子、写字都会抖,紧张和焦虑时候如见到陌生人,手抖就会更严重,最近4-5年感觉症状更严重了,我的两个儿子偶尔也会有手抖的情况。
以前医生给我换了药物,现在我晚上睡眠还是不好,经常说梦话、做噩梦,家属说我睡觉总是说梦话甚至是大喊大叫,还有拳打脚踢等表现。此外,我还有便秘的情况。
袁俊亮:
通过查体,我们发现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无颈部和四肢肌张力增高,动作相对灵活,没有明显的静止性震颤等表现。手抖的原因很多,如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长期大量饮酒、甲亢等因素。结合您手抖的情况,和经典的帕金森病还有所区别,结合您的两个儿子也手抖,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从您的睡眠状况来看,您应该合并了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根据量表测试结果显示还伴有轻度焦虑和轻度抑郁。综合考虑,我们推测您更符合特发性震颤(家族性震颤),建议口服阿尔马尔进行对症治疗,合并情绪健康管理。
对于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而言,在神经内科的治疗诚然至关重要,此外这类患者也会经常存在精神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失眠甚至是精神行为异常等表现,因此这类患者就诊到精神专业医院的神经内科,将有助于提升患者健康管理,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属和照料者的负担。
关爱和重视青少年抑郁,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时间是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门诊现场:
我家孩子今年初三了,学习成绩挺好的,在班里属于中上水平,和父母、同学关系不错,人际关系也挺好的,没有明显的焦虑烦躁等,也没有幻想和妄想。但是从去年三月起总是间断出现胸闷、心跳加速、心慌等表现,上课过程中还晕倒过,据老师和同学说当时手在抽搐。
因为马上就要中考了,孩子可能学业压力比较大,每天也为学习睡眠时间都不足6小时。她现在总感觉自己对不起家人,也没什么自信,情绪低落,自我否定,作为家长我很担心她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况。
袁俊亮:
抑郁、焦虑和失眠等表现也是神经内科和精神科就诊常见的疾病,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我们建议患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颅脑CT、脑电图、血常规和生化全项等都检查没有异常,红外线显示有抑郁表现,神经心理学测查显示中度失眠、中度焦虑和重度抑郁,结合患者的临床核心特征为情绪低落等抑郁综合症体验,目前建议予以正规抗抑郁治疗改善情绪,目前晕厥和癫痫等证据不足。
根据最新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目前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84.1%高中生睡眠不足8小时,文件中明确表示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除了抑郁以外,对于青少年而言,充足的睡眠至关重要,孩子每天睡不够8个小时,肯定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建议家长和孩子都学会劳逸结合,放平心态,健全人格和个人不懈努力相结合等很多因素结合才能走向成功。孩子有抑郁状态也不要过于紧张,要早期识别、早期治疗,家长和老师紧密配合,感觉精神状态不佳一定要定期随访,如果效果不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打造医疗特色,神经内科和精神科携手战胜脑疾病
门诊现场:
我的母亲68了,更年期已经过了。最近一年以来成宿成宿睡不着,但是不敢给她服用安眠药。因为我的母亲曾经有过精神病史,不过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好多年没有发作了。
最近一年来,她不仅失眠,还总怕冷,睡觉要盖好几层被子。除此之外,她的精神病虽然已经基本恢复,但是心理状况还是比较脆弱,不能受刺激,偶尔也会有再犯病的迹象,现在每年会吃十次左右的抗精神病药物,吃了就会好一点。像她这种情况我应该挂精神科还是神经内科呢?
袁俊亮:
像失眠、抑郁和焦虑这些疾病其实既是神经内科的疾病,又是精神科疾病,在我们医院的话两个科室都能看。但是对于既往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来说,精神科不仅能解决您母亲现在失眠的问题,还能根据患者原有精神疾病问题及时进行药物调整,所谓“术业有专攻”。
我们神经内科更为擅长的是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行为异常,如脑血管病、脑炎、脑外伤、癫痫、颅内占位等;神经系统变性病,如痴呆、帕金森等;运动障碍相关疾病,比如抽动症、多动症、迟发性运动障碍等;脑卒中,脑小血管病,情感障碍如抑郁、焦虑等,还有睡眠障碍、眩晕、头晕和头痛等。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他们自己是无法分辨应该挂哪个科室,但是来到北大六院,我们会提供“一站式”的疾病诊疗服务,能够让患者在同一家医院无论是神经科还是精神科,我们都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携手战胜脑疾病。此外,我们医院还有联合会诊中心,全程帮助来自全国的神经和精神疾病疑难患者。
记者小记:
不知不觉袁俊亮大夫门诊时间接近尾声,他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又匆匆赶到了三楼神经内科病房:“2021年中国脑计划全面落地,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互为补充,密不可分,为更好促进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的融合,全面提高医院的综合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让患者从多角度、多学科的系统化诊疗中获益,以推动我国精神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北大六院在全国率先成立神经内科学科,推进神经和精神的学科融合。我们神经内科住院部马上就要启用了,我们要面向来自全国的精神和神经交叉共病患者,病情复杂,很多疾病诊疗比较困难,在指南上还有很多空白需要补充。”袁俊亮说,“如果能让更多精神科和神经科的交叉共病患者获益,一切都值得。”
(运营:周欣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