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5岁9个月的欢欢(化名),上小学一年级的年龄都没到,就出现了月经来潮,家人赶忙带欢欢来到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医师杨利的门诊。
“患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身高较高,达到了123厘米。进一步查体发现,孩子的乳房发育已经达到了B3期(即青春期水平),骨龄更是达到了11岁,比实际年龄大了近一倍,而且欢欢也过早地出现初潮。”杨利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这标志着欢欢的性发育已经提前进入了成熟阶段。
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医师杨利。
欢欢的情况并非个例,青春启动年龄不断提前,国内外性早熟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就诊人次和医疗成本显著增加,儿童性早熟已经成为儿童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之一。
“性早熟是指孩子在未到性发育年龄之前就出现性发育的症状,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潜在心理问题及不良行为。回顾门诊情况,目前绝大部分家长对儿童性发育存在认知误区,往往到性发育成熟阶段,如男生变声、遗精,女生来例假时才意识到孩子可能性早熟了,此时孩子骨龄已经增大明显、甚至骨骼接近闭合,影响孩子终身高,令人惋惜。”杨利建议,家长需要加强对孩子发育规律的认识,了解孩子性早熟的定义,从而做到早知晓、早预防。
根据《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女童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童9.0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即可判断为儿童性早熟。“多种因素和性早熟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包括遗传、环境、饮食、肥胖及疾病等多个方面。”杨利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尽量预防儿童性早熟:
1、少用室内杀虫剂;
2、减少久坐及视屏时间。
3、吃蔬菜水果前仔细清洗,避免农药残留;
4、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和少食用方便面;
5、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减少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影响;
6、贴身衣物(尤其女童)选棉质,颜色不要过于鲜艳;
7、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开灯入睡。
8、多参加体育运动,强身健体,降低肥胖发生;
9、控制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饮食,脂肪细胞的增加会促进雌激素的产生,从而可能加速性成熟。(王圆)
(责编:王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