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精准治疗尤为重要,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精确的分期和病理诊断,明确肺癌的类型和分子分型,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损伤和医疗资源浪费。”10月25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叶峰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节目,解读了肺癌从预防到治理的全病程管理。
叶峰教授指出,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不仅与吸烟密切相关,还涉及环境因素、工作因素、肺部基础性疾病以及家族遗传史等多个方面。因此,预防肺癌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戒烟、控制二手烟、改善环境、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同时,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当前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都在肺癌的全病程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叶峰教授介绍,手术仍然是早期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通过胸腔镜等微创手术,可以实现肿瘤的切除和淋巴结的清扫。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则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联合的综合治疗,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叶峰教授表示,当前肺癌的最大突破来自于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让肺癌进入了慢病管理阶段。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可以实现肿瘤的长期控制,部分患者有望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免疫治疗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治疗选择。
叶峰教授还建议,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营养支持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功能的改善。
(责编:王卓)
网友评论